当前位置:猫贪余温>历史军事>崇祯重振大明> 第45章 慎名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慎名器(1 / 2)

懵了!完全懵了!

在参加常参会议之前,群臣谁都不会想到,只是换个加衔,就让高级官员的玩法完全改变。从此以后,首辅真正成了辅政大臣,阁臣也成了弼政大臣,他们头上的加衔,同样需要改变。

还没等他们仔细想清楚,朱由检已经亲自扶起黄立极等大学士,一边命人赐茶,一边又下令道:

“议政大臣的加衔,诸位就议一议吧!”

“毕竟你们是未来的议政大臣,有资格商议朝廷大事。”

犹豫了一下,众臣默认了四辅大臣的名称,没有出声反驳。辅政大臣让首辅真正成了首辅是没错,但是四辅大臣的名称,也给了大学士之外的臣子辅臣之名,分散了内阁权威。这对九卿众臣来说,可谓一件好事。

如今内阁大学士都接受了辅弼大臣名称,他们若不接受,有点说不过去。所以群臣冷场了一阵子,喝到文华殿赐茶后,开始商讨议政大臣加衔。

议政大臣有商议朝廷大事权限,说不定以后就会被皇帝唤来参加常参,群臣都对此十分慎重,觉得不能轻易授予。

首先定下六部尚书加议政大臣衔,毕竟名义上朝廷政归六部,即使内阁后来在权柄上压过六部,内阁大学士通常也要加尚书衔才能排在前面。作为六部首脑,六部尚书加议政大臣衔毫无争议。

甚至一些人认为应该加弼政大臣衔,只是没敢提出来。毕竟加了弼政大臣衔要不要加殿阁大学士、要不要成为阁臣,都是会引起争议的事情。今日发生的事情太多,群臣并不想节外生枝。

然后左都御史作为言官之首,同样加议政大臣衔。但是对同样是正二品的右都御史,那就有点争议了。毕竟右都御史通常是督抚加衔,朝中加右都御史的也不在少数,如果都加议政大臣,那议政大臣也太多了,不利于六部尚书维持地位。

礼部尚书来宗道,便对此激烈反对,当着众人说道:

“辅臣何等尊贵,加衔应该慎重。”

“没有正二品实职,如何能获得正二品辅臣加衔?”

“那些获得尚书、都御史加衔的官员,不应该加正二品议政大臣,从二品承政大臣更适合这些官员。”

吕图南闻言气急,因为来宗道又是在针对他。他身上的加衔就是右都御史,来宗道这个说法,分明是把他排除出议政大臣。

大理寺卿张九德,同样不太满意。他和吕图南一样,是在上个月因为三殿功加右都御史衔。来宗道不让右都御史获得议政大臣加衔,分明是不让他当议政大臣。

九卿中地位较低的两位尚且如此,九卿之外更别说了。有户部尚书加衔的吏部左侍郎曹思诚,同样反对不给自己议政大臣加衔。都有正二品尚书职衔,怎么能你加了议政大臣我却没有呢?区区一个加衔,这么小气干嘛!

身上只有吏部左侍郎加衔的右侍郎杨景辰不敢多说,看着他们争论。其他连侍郎都不是的官员,自然更是如此了。

很显然,三个人是争不过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的,吕图南气得说道:

“尚书、都御史是正二品,承政大臣是从二品。”

“把尚书、都御史加衔换成承政大臣,看你们怎么和有尚书、都御史加衔的人交待!”

得益于魏忠贤对各种官衔的滥发,朝中获得尚书、都御史加衔的不在少数,单是工部尚书就有四个,还有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右都御史等官若干。如果这些人都在文华殿,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绝对是争不过他们的。

但是,那些人不是没在嘛!来宗道大发神威,说道:

“吕通政使不用混淆概念,已有的尚书、都御史加衔,陛下也没说要撤掉。”

“承政大臣、议政大臣这些加衔,是陛下给辅佐登极的大臣恩典。”

“无论正二品还是从二品,都是出自天恩。是陛下视登极功劳,给大臣的赏赐。”

“难道吕通政使嫌低,不想要这个恩典?”

知道来宗道是强词夺理,吕图南却无言以对。不同于布政司降级后官员也得降级,加衔这个东西是不用收回的。已经有尚书、都御史加衔的,以后还能保留,只是除了名义上好听,完全没有用处。四辅大臣作为新的加衔体系,完全取代了它们。

本想要用右都御史的品级获得议政大臣加衔,吕图南在听到来宗道说一切都是恩典后,感觉争不下去了。再争就是对皇帝的赏赐不满,嫌弃从二品承政大臣加衔。

如此,吕图南也只能向皇帝告罪,然后请求圣裁。

朱由检当然不想滥发四辅大臣加衔,他改动加衔体系的一个原因,就是魏忠贤对各种官职、加衔、勋级大肆批发,给他留下的调整余地很小,只能另起炉灶。

内阁首辅黄立极,天启五年八月入阁,如今短短两年,已经是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勋级、加衔、殿阁都是最高,除了生加三公之外,朱由检完全没有办法加恩,可以说位极人臣,官位到了极限。

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三位大学士天启六年七月入阁,如今一年出头,已经是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户部尚书。给朱由检留下的调整空间,只有加吏部尚书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