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太爷爷太奶奶落新坟那日,秦家众人皆到场,白纸铜钱撒了漫天,间杂低声的啜泣,又赶上阴天,气氛格外凄凉。
之后给二老办了水陆法会,一共七天时间,请了数十位僧人,单是这项花费,又出去八九十两。
幸好秦扶清的孝名开始发酵远扬,县里越来越多的人想与他结交,就连县令柳祥贵也送来一笔恤金,告慰他孝顺亲人的苦心。
这些钱零零总总加起来,又有百十两银子。
总而言之,等一切落幕,秦扶清算了笔账。这次给太爷爷太奶奶迁坟,前后共花费一百三十七两银,却因此收获礼金一百七十两,外加全县人人皆知的孝名……
他误打误撞赚大了。
今日收的,他日肯定还要还,这点秦扶清也明白,只有他站的越高,还人情才没那么难。
还是要继续读书,好好努力啊。
办迁坟一事共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这事一了,秦扶清还是没时间学习,苏木要办宴席,殷杰家中也要办宴,他自然要去。
尤其是苏木,苏阿爷就盼着给苏木办宴能让邻里改观,他们特意等秦扶清忙完,才开始定厨司忙活。
头两天,苏阿爷开始广发请帖,离的近些的,就主动上门邀约。
言语之间,就是自家孙子考上童生,想着庆贺庆贺。
这些年,苏家往外送的礼金可不少,自家却没甚办宴席的理由,想收回那些礼金都没法。
苏阿爷念着自己年纪大了,生怕赚不够苏木读书的银钱,原先想着自己哪日驾鹤西去,办白事时收回礼金,又怕苏木一个小孩子办不好这些。
如今好了,苏木考上童生,虽然比不上秀才,那也值得庆贺!
苏阿爷在方圆百里内行医几十年,虽没什么药堂,可也是远近闻名的好大夫,救治过不知多少人。
听闻他家中要办宴席,之前受过他恩惠的,或是减了医药费,或是救命之恩,不知如何为报的,机会总算来了。
是以这日秦扶清、殷杰、周霆还有王宝达在苏家帮忙待客,发现来的人比原定邀请的要多了太多。
一时间本来计划好的席数和菜品都有些不够,苏阿爷也没想到会是这般,那些远道而来贺喜的百姓,有的还挑着担子,带来家中的鸡蛋粮油之类的东西,总不能收下东西,又叫人家不吃顿饭走回去。
秦扶清叫苏阿爷别急,他来想办法,呼朋唤友地跑了半个县,买菜、找厨司、和左右邻里相商量,把原本定的十三桌席面全撤掉,把四方桌并两排,一连摆了十张。
所有的菜都不分盘,只装入大盆之中,端上桌面,有菜有汤有肉,主食也都一并端上去,随吃随拿,每个盆中都放着一双长筷。
秦扶清在场无人不识无人不晓,听闻苏木与他是同门好友,众人都道苏木不久也能考上秀才。有他打头,拿了碗,用公筷往自己碗中夹取。美其名曰这叫自助席,来者皆是客,大家排着队,都有份。
这样的宴席虽然少了些正式,可胜在自在,没见着穿绫罗锦衣的也和穿麻衣粗衫的一般端着碗吃吗?
苏木家这场宴席看起来不伦不类的,可当看到那些走了几十里路特意赶来的乡民,众人又都想起这些年这对爷孙的好来。
今日娄雨贤得闲,也来了,看着几个学生在人群中忙碌,有什么突发事件也能解决。他亲眼见着这几个孩子从懵懂无知的幼童走到今日这般,心中感慨万分,是他人不能想象出来的。
苏木家的宴席办完,殷杰也要办宴席,周霆和王宝达原本不想办的,可亲戚和乡邻都来问询何时办宴席,便也不得不跟着办了。
等五人轮流办完酒席,又过去小半个月。
时间进入七月份。
苏木办完宴席后,秦扶清就开始琢磨重修家中老宅、建祠堂以及学堂的事情。
首先就是土地的问题,这事倒也好解决,村中有无主之地,秦扶清只是放出话去要给村里修建村学,县令柳祥贵便给他拨了十亩地。
这十亩算是公地,平日种些苜蓿,供县里官府养牛羊所用之草料。
如今卖个人情,赠予秦扶清建祠堂与村学。
为此,秦扶清还特意写了一篇感谢县令的文章,供人传诵。
刷名声嘛,你好我也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这十亩地,秦扶清就开始找人规划,一是祠堂的建制,二是村学的大小。
通常来说,祠堂要选在村中风水最好的地方,可青牛村并非秦家族的村庄,所谓的风水好的地方,也不是他们想修就能修的。
这事情到最后,还是村正帮忙解决的,换地呗。正好夏收已经收完田地,地里还没来得及种庄稼,官府拨给秦扶清那十亩地,也都是好田,换了也不吃亏。
最后和村里两户人家换了地,白纸黑字写好,双方画押,估摸着草田开荒会浪费半个月时间,怕耽误下半年种麦子,秦扶清还给两户人家一些补偿。
力求做到让人满意,问心无愧,减少日后的纠纷。
祠堂选址完,便是建筑规模了。通常来说,祠堂规模有一进单院、两进一院、三进两院以及三进三院等多种形式,家族规模大,财力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