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晚不可能抱着四头幼崽骑马,所以她只能和这几个小家伙同乘一辆马车,江念她们乘马回京。
回到府里慕晚安置好幼崽们就去了书房,叔伯来的很快。
“前天六殿下给我一张纸条,纸条上有个名字。”慕晚将纸条拿给叔伯看,又道:“三位叔伯可知季成是何人?”
大伯父的表情凝重起来,他与二伯父和四叔父对视一眼,他们三人都知道这个季成。
“季成是南荣基的左卫率。”
“南荣基?”
大伯父点头,南荣基可是先皇最为看中的皇子,无论德行还是才干都是众皇子中最出类拔萃的,本来先皇钟意的是南荣衡,也就是现在的陛下,可随着南荣基的成长,先皇的心也偏了。
大伯父道:“先皇还是立了南荣基为太子,可太子南巡时失踪,在找到他的尸骨时先皇一病不起,养了大半年才有好转,但身子骨大不如从前了,没过几年就驾崩了。”
二伯父道:“当时如今的陛下并未被封为太子,朝臣联合上书,偏偏先皇就是不肯立他为太子,只让他监国暂代处理朝政,其余皇子没有一争之力,先皇驾崩后,陛下便在朝臣的支持下登基了。”
“三王爷一党没有放弃寻找他的下落,他们不相信三王爷真的薨了,陛下登基前还多次出言顶撞,当时的陛下,其权势便犹如当今的逸王,所以陛下登基后便将三王爷一党铲除了。”
慕晚问道:“是陛下的手笔?”
“三王爷成了太子,最不平衡的自然是陛下,最有动机和手段的,也是陛下,只是没有证据,便是猜疑也只能在心里,不能露出半分。”
慕晚:“三王爷已死,其余皇子要么年纪小,要么不堪大用,唯有陛下,所以先皇即便疑心,即便再不满,也不得不将东黎交给他,可是让其监国却不立其为太子,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百姓,三王爷之死是当今陛下的手笔么?”
大伯父:“当时对外说是先皇不愿相信三王爷的死,只要一日不立太子,三王爷便一日活在陛下的心里,毕竟先皇当时年纪大了,又因此事伤了身子,难免糊涂。又让当今陛下监国,也是告诉天下,他是未来的帝王。”
慕晚:“风水轮流转,陛下也没想到,多年后,自己的处境比之先皇更甚。”
皇家子弟明争暗斗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哪个帝王在坐上九五至尊的位子前不是和兄弟争的头破血流,谁又能保证自己的手一定是干净的呢。
通向至高位的路血流成河,而那至高位是由枯骨堆成的。
四叔父:“六殿下是想告诉你季成有问题?”
二伯父不明白,就算季成有问题,可南荣基已经死了,现在又是南荣衍掌权,那这条线便毫无用处。
“他给你的可是一条废线。”
众人一时陷入沉默,二伯父思来想去也只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南荣衍要动手了?”
季成有问题,只要找到季成说不定就能找到南荣衡谋害南荣基的证据,所以即便先皇有意让南荣衡登基,那他也是名不正,也可为南荣衍分担骂名。
慕晚否定了这一理由,“南荣衍可不是个在乎名声的人,不然他在找到证据之前是不会暴露自己的,如此岂不是更加名正言顺。”
大伯父:“还是不对,季成早就死了,连季家都没了,六殿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慕晚问道:“有案宗么?”
大伯父摇头,“没有,说是季家的仇人屠了季家满门,可谁都知道,那是陛下做的。当年被山匪,穷凶极恶的人屠了满门的不止季家一家,所以也就没人怀疑季成。”
“几位叔父可还记得在宁江时南荣衍失踪过一段时间?”
“虽然消息没传到京城,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慕晚道:“南荣衍借着刺杀一事脱身,到了宁州驿站,他身边就多了个侍卫,他在调查某件事,会不会……跟这件事有关?”
大伯父思索一番,道:“不管他在调查什么,咱们做事留个心眼,别让他抓到什么错处,还有你带回来那几个人,藏好了。”
慕晚低下头,心虚道:“什么事都瞒不过大伯父。”
她想起棠溪初,又抬头问道:“二伯父可知棠溪氏?天下复姓鲜少,可我总觉得在哪里听过这个姓氏,就是想不起来。”
二伯父想都没想就道:“棠溪氏是临越国皇族的姓氏,已经灭国近百年了。”
“被谁所灭?”
“北朝,还是北朝当时的皇帝亲自领兵灭的。”
“都死了?”
“棠溪氏一族都没了,现在的临越已经被分裂成了几个部落了,就是乌特部和邻近几个部落那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