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来探索人体消化系统中一个超级重要的角色——十二指肠。这小家伙在咱们身体里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呢!
在咱们复杂又神奇的消化系统里,十二指肠那可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就像是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必经“高速路”,而且还是各种消化酶和激素大显身手的重要“舞台”。
有趣的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都有十二指肠,可鱼类的十二指肠就不那么明显啦。对于咱们人类来说,十二指肠还是吸收铁元素的主要部位呢。人类的十二指肠是向左的,而动物的十二指肠开口则是朝前的。
十二指肠从胃的幽门开始,连接着空肠,全长大概 25 厘米左右。
咱们来看看它的形态结构。作为小肠的起始段,十二指肠有几个很特别的地方。首先,它是小肠里长度最短的,但管径却是最大的,而且位置还特别固定。它全长呈一个“C”字形的弯曲,把胰头紧紧地包绕在里面。根据肠管的走向,咱们可以把十二指肠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这四个部分。
十二指肠除了起始端和终末端有腹膜包裹着,其他大部分可都是腹膜外位器官,被腹膜覆盖着固定在腹后壁上。十二指肠这个“小房间”可不简单,它既能接收胃液,又能接纳胰液和胆汁,所以说,它在肠道里绝对是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
接下来咱们详细聊聊它各个部分的位置和毗邻情况。
先说说上部,上部从幽门出发,向右后方行进,到胆囊颈的后下方就转折向下,变成了降部。这部分大概长 5 厘米,是十二指肠里活动度最大的一部分。上部和降部转折的地方形成的弯曲叫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上部靠近幽门连接的那一段肠管,长约 2.5 厘米,在临床上咱们把这一段叫做十二指肠球。这部分的管壁比较薄,管径比较大,内腔黏膜没有环状的皱襞,光滑平坦得很。但您可别觉得这是好事,因为这里可是十二指肠溃疡和穿孔的高发地段,就像一个容易出状况的“调皮鬼”。
再看看降部,降部从十二指肠上曲开始,在第 1 - 3 腰椎体和胰头右侧往下走,到第 3 腰椎体水平后弯向左,就变成了水平部。降部全长 7 - 8 厘米,它转折变成水平部的那个弯曲叫十二指肠下曲。降部的黏膜可有本事了,形成了特别发达的环状皱襞。在其后内侧壁上还有一条纵行的皱襞,叫做十二指肠纵襞。它下端有个圆形的隆起,这就是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肝胰壶腹的开口处。在大乳头上方 1 - 2 厘米的地方,有时候还能看到十二指肠小乳头,这是副胰管的开口处。
接着是水平部,水平部也叫下部,长约 10 厘米。从十二指肠下曲开始,横着越过下腔静脉、第 3 腰椎体和腹主动脉的前方,到第 3 腰椎体左侧再往后变成升部。肠系膜上动、静脉从胰体下缘偷偷溜出来后,紧紧贴着水平部的前面往下走。从腹主动脉出来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形成了一个尖朝上的夹角,十二指肠水平部远侧段正好要穿过这个三角区。
这个夹角的角度会受到小肠系膜里空回肠产生的重力影响。要是空回肠重力产生的牵拉力太大,夹角变小,就会挤压穿过夹角的十二指肠水平部,这时候就可能引起肠梗阻,发生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而且在发育过程中,如果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发出的位置太低,也会让夹角变小,从而引起肠梗阻。这就好像是一个“交通堵塞”的事故现场,是不是很神奇?
最后是升部,升部长约 2 - 3 厘米,从水平部末端开始,斜向左上方,到第 2 腰椎体左侧急转向下,就变成空肠啦。这个转折变成空肠的地方也有一个弯曲,叫做十二指肠空肠曲。这个弯曲的后上壁有一束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组成的十二指肠悬肌,把肠管固定在右侧膈脚上。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在它表面的腹膜皱襞一起构成了十二指肠悬韧带,也叫 Treitz 韧带。
那十二指肠到底有啥功能和作用呢?
它主要有三个重要的任务。首先,它要接受从胃里出来的东西。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在这里和胃酸、消化酶混合在一起,开始了消化之旅的新征程。
然后,十二指肠还要接收来自胰腺的消化酶和胆囊的胆汁。这些厉害的“助手”能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就像是一群齐心协力的“小工匠”,努力把食物分解成身体能吸收的营养成分。
最后,十二指肠里的碳酸氢盐还能发挥大作用,它可以中和从胃里进来的酸性内容物,保护小肠不受到酸性的伤害。您看,十二指肠就像是消化系统里的一个关键“卫士”,任何的病变或者功能异常,比如十二指肠溃疡,都会对整个消化过程产生非常显着的影响,就像打乱了一场精心策划的“美食派对”。
咱们再来说说十二指肠在足底的反射区。
它在两侧足底,就在由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形成的跗跖关节的近侧端。
定位是在纵向的大脚趾,从自前垫后缘(甲状腺区横段)到足内缘中点(横结肠区)之间距离的近侧 1/4 。就在横结肠区和胰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