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猫贪余温>其他类型>深度解析皇帝内经> 第51章 背腧 第五十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背腧 第五十一(1 / 1)

一、古文

(一)灵枢第51章 背腧 第五十一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五藏之腧,出于背者。歧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写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二)白话文:

黄帝问岐伯说:我想听你讲讲五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情况。岐伯回答说:背部的大腧穴,在项后第一椎骨下的两旁,肺腧在第三椎骨的两旁,心腧在第五椎骨的两旁,膈腧在第七椎骨的两旁,肝腧在第九椎骨的两旁,脾腧在第十一椎骨的两旁,肾腧在第十四椎骨的两旁。这些腧穴都在脊椎两旁相距三寸的地方。要确定这些腧穴的位置,可以按压相应的部位,如果有压痛感,按压后疼痛缓解,那就是腧穴所在之处。对于这些腧穴,可以灸疗,但不可针刺。如果经气亢盛就用泻法,经气虚弱就用补法。用艾灸进行补法时,不要吹旺艾火,让它自然燃烧熄灭;用艾灸进行泻法时,要快速吹旺艾火,然后传递艾炷,让艾火迅速熄灭。

二、《灵枢第51章 背腧 第五十一》梗概指导思想

1. 背腧穴的位置:

具体穴位分布:背中的大腧在项后第一椎骨下的两旁;肺腧在第三椎下的两旁;心腧在第五椎下的两旁;膈腧在第七椎下的两旁;肝腧在第九椎下的两旁;脾腧在第十一椎的两旁;肾腧在第十四椎的两旁。这些腧穴都在脊柱的两旁,左右相距为三寸(这里的“寸”是同身寸,即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比例来衡量的长度单位)。

2. 背腧穴的验证方法:如果想确定、检验这些穴位的位置,可用手按压腧穴处,若病人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或者病人原有疼痛通过按压此处得到缓解,就说明正是腧穴的所在部位。

3. 治疗方法及禁忌:

治疗方法:对于这些背腧穴,适宜采用灸法。在运用灸法时,邪气盛则用泻法,正气虚则用补法。

禁忌:不可妄用针刺,否则可能会伤及内脏。

4. 艾灸的补泻操作:

补法操作:用艾火进行补法时,不要吹艾火,要等它自己慢慢烧灭,以便使艾灸的温热之气能够缓缓渗透,起到补益正气的作用。

泻法操作:用艾火进行泻法时,要快速地吹旺火,再用手拍艾条,使之急燃而迅速熄灭,通过这种方式加强艾灸的温热刺激,达到泻除邪气的目的。

其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背部的腧穴与五脏相对应,通过刺激背腧穴可以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反映了中医整体观念中人体内部的统一性。这也是为什么可以根据背腧穴的位置和反应来判断脏腑的健康状况,并通过对背腧穴的治疗来调整脏腑功能。

2. 辨证论治:文中提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邪气盛时用泻法,正气虚时用补法,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重视预防和诊断:强调通过按压背腧穴来验证穴位的位置,这不仅是一种诊断方法,也体现了中医对疾病预防的重视。通过早期的诊断和干预,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4. 顺应自然:艾灸的补泻操作中,让艾火自然熄灭或快速吹旺再熄灭,这种操作方法体现了顺应自然的思想。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治疗方法也应顺应自然的规律,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对古文深度解析

(一)七律诗赞《灵枢·背腧第五十一——周易哲学视角下的背部腧穴奥秘》:

《赞〈灵枢·背腧〉》

灵枢奥秘背腧篇,周易哲思蕴其间。

五脏腧穴通天地,阴阳消长法自然。

灸法温和调气血,针法玄妙辨病源。

深究奥秘悟真谛,传承岐黄谱新篇。

诠释:

诗的首联“灵枢奥秘背腧篇,周易哲思蕴其间”,点明了《灵枢·背腧第五十一》这一篇章蕴含着深奥的秘密,同时也融合了周易哲学的思想。

颔联“五脏腧穴通天地,阴阳消长法自然”,描述了五脏的背腧穴位与天地相通,体现了阴阳消长的自然规律。

颈联“灸法温和调气血,针法玄妙辨病源”,说明了灸法的温和能够调理气血,针法的玄妙可以辨别疾病的根源。

尾联“深究奥秘悟真谛,传承岐黄谱新篇”,强调了深入研究这些奥秘可以领悟其中的真谛,传承中医的精髓,谱写新的篇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