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猫贪余温>其他类型>深度解析皇帝内经> 第25章 病本 第二十五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病本 第二十五(1 / 1)

古文: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后泄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馀,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古文深度解析

七律诗赞《灵枢·病本第二十五》:

《赞灵枢病本第二十五》

灵枢病本论纲详,医道根源奥义藏。

本立标随分缓急,症明法辨识阴阳。

寒来暑往寻其本,泄后病生治有方。

经典传承千载耀,内经智慧永流芳。

解释:

首联“灵枢病本论纲详,医道根源奥义藏”:强调《灵枢·病本第二十五》中对于病症的根本以及治疗原则论述详细,其中蕴含着医学的根源性理论和深奥的医道智慧。

颔联“本立标随分缓急,症明法辨识阴阳”:指出该篇章明确了治病时本与标的关系,根据病情的缓急来确定治疗顺序,也体现了中医阴阳辩证的思想,只有明确病症才能正确地辨析治疗方法。

颈联“寒来暑往寻其本,泄后病生治有方”:化用了篇章中对于先寒而后生病、先泄而后生他病等情况的论述,强调无论何种病症都要追寻其根本进行治疗,而对于泄后引发其他病症也有相应的治疗原则。

尾联“经典传承千载耀,内经智慧永流芳”:表明《黄帝内经》作为经典,历经千载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其蕴含的医道智慧将永远流传下去,《灵枢·病本第二十五》作为其中的重要篇章,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周易哲学与〈灵枢·病本第二十五〉的深邃交融》

《灵枢·病本第二十五》作为中医经典着作《灵枢》中的重要篇章,蕴含着深刻的医学智慧。而周易哲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其深邃的思想与《灵枢·病本第二十五》有着奇妙的契合之处。两者的交融,为我们揭示了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奥秘,以及生命运行的内在规律。

在周易哲学中,阴阳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动态平衡。而在《灵枢·病本第二十五》中,我们同样能看到阴阳观念的体现。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阴阳失衡所致,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的平衡。例如,先寒而后生病,此为本先病,而后寒入之;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此为本先病,而后泄也。这种先后关系,正体现了阴阳的消长变化。先病为本,为本之阴,而后之寒或泄为标,为标之阳。通过对阴阳失衡的调整,我们可以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

同时,周易哲学中的五行学说也与《灵枢·病本第二十五》有着紧密的联系。五行相生相克,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循环系统。在人体中,五行对应着五脏,五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灵枢·病本第二十五》中提到的各种病症,往往与五行的失调有关。例如,肝木克脾土,若肝木过旺,则会影响脾土的功能,导致消化系统的疾病。通过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我们可以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在周易哲学中,变化是永恒的主题。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样,在《灵枢·病本第二十五》中,我们也能看到疾病的变化和发展。疾病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环境和个体的差异而发生变化。治疗疾病时,我们需要根据疾病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与周易哲学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不谋而合。只有顺应变化,才能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挑战。

此外,周易哲学中的象数思维也对理解《灵枢·病本第二十五》具有重要意义。象数是对事物表象和数量关系的描述,通过对象数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灵枢·病本第二十五》中,各种病症的表现和脉象等都可以看作是象数的体现。通过对这些象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并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灵枢·病本第二十五》所阐述的医学理论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相契合。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外界大宇宙相互呼应。疾病的发生不仅仅是人体内部的问题,更是宇宙失衡的表现。因此,治疗疾病不仅要关注人体本身,还要考虑到宇宙环境的影响。这与周易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致的。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达到健康的状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