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南平三年春,三月十日寅时,天色还未亮,紫薇星忽暗又明。
位于京城中心的皇宫里,乾清宫龙榻原本沉睡的皇帝突然醒来。
朱维桢借着外室透进内室的烛光直勾勾的盯着熟悉的黄色大帐。
他记得自己昏睡前眼前一片黑暗仿若盲人,看着跪在龙榻边的继后想说些什么,可用尽力气也张不开嘴。只隐约听见耳边有人哭喊着陛下驾崩了,然后再没了知觉。
可现在,已经驾崩的老皇帝又醒过来了。
朱维桢抬胳膊看了看自己的手,记忆里自己断断续续病了两三月,喝药喝的倒了胃口。只喝的下些汤汤水水,身体虽不是骨瘦如柴,但也消瘦,平时保养得宜的手也因为病重显出了原本的苍老。
而现在眼前的手,修长有力,骨节分明,手掌纹路清晰,白润绵软,昭示着主人的身体年轻且健康。
死而复生,如此离奇。
若不是仍躺在自己熟悉的龙床上,右手内侧的小痣仍在,朱维桢还以为自己和那些鬼怪异志里说的一样,附身在什么莫名其妙的人身上。
朱维桢还在诧异沉思时,忽然外室有脚步声响起。
被惊着的朱维桢抬头一看,原来是御前太监陈福,望着同样年轻了许多的面容,朱维桢收起心中的惊骇,语气略显平常的问道“陈福,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寅时正三刻。”
朱维桢揉了揉脑袋,不等陈福来扶自己撑着手坐起,“朕要起了,唤人进来伺候。”
春季天亮的晚,今日皇帝起的又比平常早大半个时辰,长寿殿里烛火通明。
朱维桢独自坐在正殿中间的大椅上闭目沉思,原本自己还有些疑虑,想着人到地府或许能重回年轻时候的状态。
可现在见过了本还活着的乾清宫太监首领兴安和御前太监陈福与陈新,朱维桢肯定了自己死而复生的猜测。
死而复生这种事太过惊天,不知道是否有人会与自己有同样的经历?
朱维桢决定将这个秘密深埋于心底。
重新回到年轻的时候,朱维桢有些迫切的想见见许久未见的亲人,安抚自己受惊的心情,“陈福,派人去寿康宫传话,今日朕陪母后一起用早膳。”
陈福听了皇帝的话不敢即时应下,低声提醒道:“陛下,慈宁宫太皇太后已经备好了陛下和太后娘娘们的早膳。”
太皇太后?是了,自己现在还年轻,皇祖母和嫡母母后皇太后皆在,朱维桢缓了缓有些急切的神色,语气温和,“起来吧,不必派人去惊扰母后,朕今日先去皇祖母那。你去把昨日的奏章拿来,朕再看会。”
朱维桢经历了如此离谱的神鬼之事,竟一时疏忽,差点忘记了自己登基之初,皇祖母太皇太后还在。
先帝于泰康二十六年十一月驾崩,朱维桢作为太子于十九岁登基,奉皇祖母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居于慈宁宫;奉嫡母胡皇后为母后皇太后居于康宁宫;奉生母吴贤妃为圣母皇太后居于寿康宫。
先帝各位嫔妃们,有子女者皆奉为太妃太嫔。膝下有皇子公主的太妃太嫔们,待皇子公主开府便可随着子女去王府公主府养老。无子女者太妃太嫔可在兴隆宫相伴养老,其余低等嫔妃皆于皇觉寺出家为先帝祈福。
又在来年改年号为南平,南平元年,新帝即位大典后,立太子妃秦氏为皇后,太子良娣沈氏为仪嫔;太子侍妾丁氏因育有皇长女被封为丁贵人,又在南平二年晋端嫔。
春日里多雨,朱维桢还没看一会奏章,便听见外头淅淅沥沥的在下着小雨。
此时才南平三年,今年二月才出先帝二十七个月的孝期。圣母皇太后的父亲吴辰卓还在朝上,初春寒冷,等候在殿外被雨打湿了衣裳叫圣母皇太后挂心。
朱维桢偏头看向侍立在一旁的陈福,吩咐道“陈福,你去太极殿传话,让众卿家去太极殿西侧殿等候。”
陈福应声退下后,朱维桢看着手上大名府知府的请安折。大名府知府沈端礼,成安伯堂弟,宫中仪嫔的父亲。
南平十六年,皇后秦氏病逝,圣母皇太后劝朱维桢立仪妃为继后。
仪嫔是先帝尚在时选的太子良娣,出身勋贵且入宫早资历深,南平四年因生二皇女晋仪妃,后又育有五皇女,若为继后也是可以的,可朱维桢有些犹豫。
南平十一年顺贵人生三皇子时,已有二皇女的仪妃求旨想抱养三皇子,还是两个月后她查出又有身孕,此事才暂且算了。
之后四皇子出生,恭美人难产使四皇子出生便丧母。事后有宫女告发,是仪妃想抱养四皇子所为,虽没有查出证据此事不了了之,可后宫皆知育有两位公主的仪妃的确一直想要皇子傍身。
因为这个朱维桢对仪妃一直有些芥蒂,仪妃有两位公主还想要皇子,不像对皇位无所图谋的样子。
南平十六年,他那时才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并不喜欢有人打龙椅的主意。所以先以皇后孝期拒绝了圣母皇太后,只晋仪妃为仪贵妃,让她暂时掌管后宫。
因为继后的人选,朱维桢和自己的母后发生了些争执。那时候朱维桢登基十多年,皇威愈重,因被反驳懊恼,把母后娘家吴家子弟都调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