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萧知璞提起了卫国公顾望,“带惠阳姑母走的时候,我就明确跟他说了,知道他们鹣鲽情深,若他真的放心不下姑母,我允许他一起去落霞宫,但他思考了一小会儿……最终还是拒绝了。”
说起来还真是讽刺无比。
他将自己的父亲和姑母圈禁在了落霞宫,但并没有打算特别为难他们,因此他不仅询问了顾望的意见,也让人去征求了各宫嫔妃的想法。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顾望以他还有三个儿子需要照顾为由,请求放他出宫,他甚至主动提出——因为自己当年的胆小懦弱、见利忘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实在不堪匹配“卫国公”之名,还请朝廷收回这个爵位。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情上,他做得相当聪明。
他将这一切归根为自己的“胆小懦弱”,意思就是他当年受到了强权压迫,但没有勇气反抗。
但他也没有一味地推卸责任,他承认自己也有“见利忘义”的卑鄙之处。
也就是说,他被富贵和权势迷了心窍,所以才做出了“喜新厌旧”的负心行为。
再然后,他又主动往后面退了一大步,将老祖宗传下来的爵位都交出来了。
且他交得十分干净利索。
并没有以退为进,自己交权,转过身去却让自己的儿子继承。
大概是因为他心知肚明,知道自己的继承人顾安澜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比他更得圣心。
二子安域现在是亲王之尊,肯定看不上他这点爵位。
三子安然倒是跟新帝的关系还算不错,可他前面有两位兄长,怎么轮也轮不到他来继承爵位。
综合考虑之下,他干脆断尾求生,直接舍弃了这些身外之名。
他的姿态放得如此之低,低到他这个侄儿都不好意思穷追不舍了。
毕竟他初上位,根基还不算太稳,自然不愿意落得一个苛刻的名声。
所以他顺势答应了顾望的请求,收回了他的爵位,放他出宫自由。
至于那些嫔妃,心思就更简单直白了。
有儿子的都说放心不下儿子,愿意跟随儿子去封地。
没儿子的那些原本就是不得圣宠的,对他那位父皇本就没什么感情,自然也不愿意在这种时候出风头。
就连宠冠后宫多年的丽贵妃,也情真意切地派人给他递了话,说清源王妃初次妊娠,她实在是放心不下,希望能求得一份圣恩,让她好好照顾儿媳。
他本来就是顺嘴一问,也
就没什么好不答应的。
就这样,最终进入落霞宫的,只有他的父皇和姑母两个人。
真应了那句话,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只是不知道,这众叛亲离的滋味,两人究竟能不能尝得习惯了。
顾安域喝了一大口酒,并没有对此事发表任何意见。
萧知璞观察着他的神色,似无意间开口解释道:“我之所以会放顾望回去,其实主要是考虑安然的感受。说起来,他也挺可怜的……出事之后,他进宫了一次,表哥告诉他这些事情最终都要看我的意思,他瞬间就明白,他父母的结局可能会不太好。那天离开之后,他再也没有进宫求见过。我派人送顾望回府,得知惠阳姑母再也不能回去时,他的表情看起来十分失落,但我的人问他有没有什么话需要捎带,他沉默地摇了摇头,说自己无话可说。”
这一点上,他是很欣赏顾安然的。
他明明知道,只要他开口求情,表哥一定不会无动于衷。
而只要表哥开口了,他就算再不情愿,也肯定会看在表哥的面子上网开一面。
但他没有开口。
那是因为他心里有一杆秤,知道在这件事情上,理亏的终究是他的父母,所以他不愿
开口求情,以免伤害到自己的二哥。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之所以会选择放过顾望,的确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顾安然。
只是,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顾安域显然也懂这中间的曲折,他感慨道:“阿满,难为你……为我费了这么多的心思。”
虽然阿满嘴上说,他会放过顾望是看在安然的面子上,但他们俩都心知肚明,阿满其实是在顾忌他的感受。
他担心自己对顾望下不去手,又开不了口替他求情,所以阿满替他做了决定。
他也说不清楚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
他其实……对顾望的观感一直都很复杂。
很小的时候,懵懂无知,他日日盼望着他能来看他,也期盼着能得到他的关注。
长大懂事之后,他渐渐得知了当年的真相,就难免起了怨怼之心。
既怨恨他害了母亲的一生,也怨恨他为何要生下他,让他成为全京城的笑柄。
再后来,随着时间一天天消逝,他的心态跟着成熟了许多,逐渐地就看开了。
反正……他在他的生命里,自始至终都是个透明人。
谈不上敬爱,也谈不上恨意。
说穿了,也不过是个熟悉的陌生人罢了。
完全不值得他伤心
。
萧知璞看着顾安域脸上一闪而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