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猫贪余温>武侠修真>快穿之佛系重来2> 158. 种田文对照组(3) 求收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8. 种田文对照组(3) 求收藏~(1 / 3)

这日杜母要回娘家, 药铺却不能关门,所以杜父平常是不能陪着她一起回岳家的。

通常是原身和杜大郎陪着,但杜大郎自打成亲后, 就几乎没再去过外家了。

清音成了唯一要陪杜母回娘家的人。

她回忆了一下杜母娘家所在的村子, 张家村是离桐城不远的一个小村子。

因为离城镇不远,家家都有人到城里头谋生,整体还算富裕。

原身的外公外婆都还健在,这也是杜母常要回娘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杜母一共有四个兄弟姐妹,一兄一姐一弟, 她排行第三。

张家条件并不差, 住的是砖瓦房, 还有几十亩水田和旱田。

张外公早年时曾干过镖师, 后来受伤退了下来,但也攒下不少钱,回乡后盖了大房子,娶了媳妇, 生儿育女。

两个儿子且不说, 靠他从前结交的门路,长女嫁给了邻县的一个小地主,次女也就是杜母,嫁给了镇上有药铺的杜父。

两人嫁得都不算差,至少比在村里种地刨食强。

张外公这人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她们这次去张家, 是因为张大舅家的表哥要娶媳妇了, 本地有习俗,在娶媳妇之前必须要先定亲,所以杜母才会多拿一块布作贺礼。

这也是路上听杜母跟她念叨的。

张表哥说的是邻村一个猎户的女儿,家中小有家底, 两家说好了聘礼十两,嫁妆据说给陪十五两。

这个聘礼和嫁妆在村子里来说,真心不少了。多少人家的家底子,都可能还没有十两呢。

就拿杜家药铺来说,一个月撑死能净赚二两银就不错了,这还是因为铺面是自家的,没有房租,家里住的宅子也是自家的,生活上勉强能自给自足。

不过杜家有房有铺,却没有田地,吃用这些都得花钱买,有时还真不如村子里生活便利。

只是在外人看来,镇上有房有铺,肯定要比村里强。

像是杜母,每回回娘家就没有空着手回的。

张家倒也不是贪图她这些,只是这样,确实会让他们觉得更有面子。

清音对此不奇怪,世人哪有不爱面子的,尤其是同村还有一个倪宝儿的外家在那比着。

外人不知其中艰辛,动动嘴皮子的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传传小话,过过嘴瘾。

而杜母却是较起了真,她较真,苦的只有自家三口。

张家院子还挺大的,主屋都是青砖瓦房,只有放杂物的,还有厨房是土坯草房,就这已经是张家村头一份了。

张家没有分家,两兄弟都挺能生的,孙子孙女大大小小加一块有十来个。

可能家里要办喜事了,两个舅母迎出来时,脸上都是笑盈盈的。

“三妹三姐回来了”

清音按着记忆中原身的形象,扮演一个沉默寡言的表姑娘。

但见着长辈,还是得挨个叫人。

“大舅母,小舅母。”

“哟,今天青青也回来了”

张大舅母利落的接过杜母手中的竹篮子,招呼她进去。

张小舅母像是才看到她一样,开始招呼她。

“青青,进来吧。”

原身在外家的存在感并不强,她也无意与张家多亲近。

反正关系不远不近的处着就挺好的,各自都没有多大负担。

她点点头,闷不吭声的跟在几人身后进去。

张小舅母撇撇嘴,没说什么。

张家人都在,正围坐一起说话,清音叫过人后,自觉找了个角落坐下,听他们说话。

“娘,那家姑娘真给陪十五两”杜母问张老太太。

张老太太也不瞒女儿,“陪,说好了的,老孙家有钱。”

杜母松了口气,为侄儿高兴。给张老太太看了她带过来的那块布,“这布给我大侄儿做件衣裳,跟新媳妇回门时穿。”

张老太太满意的接过去,口中道“好,好,一会让你大侄儿过来好好谢谢他小姑。”

屋里正说着话,外面又是一阵动静传来,原来是张大姨带着一儿一女来了。

“哟,三妹来这么早怎么过来的”张大姨进来看到杜母就问她。

说着,也不等杜母回话,又接着道“在村口遇到张小梅一家了,赶着牛车过来的,带了一车的东西还别说,她那闺女吃的富态,不愧是做吃食生意的。”

清音无语,要是倪宝儿知道有人说她长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