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猫贪余温>其他类型>怒海覆清1852> 第三六七章 理学和心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六七章 理学和心学(1 / 2)

送走了麻增祥,董良又与另外几位投降的满清官员谈话。

这些官员都谈好了之后,轮到了城内书院的山长。

福州城内的书院很多,最少有十几家,但是最大的还是鳌峰书院。

因此,董良将会面的地点就放在鳌峰书院。刚才会见那些降官的档口,这些书院的山长、话事人已经赶到鳌峰书院。

董良乘坐1辆特制的马车悄悄地来到书院。

现在他出行都是由侍从室秘密安排,就连那马车中都有铁板夹层。

在大门口,董良1眼就看到康熙御书“3山养秀”匾,很快这个牌匾就要被摘掉了,不需要自己说,自有人将这件事情给做了。

门楼是黑瓦白墙,门不大,总体上非常低调。

走进大门,才发现里面非常大,这书院内有2十3子祠、崇正讲堂、敦复斋、5子祠、笃行斋、正谊堂、贤王先生祠、张公祠等计125间房舍。

院后花园有鉴亭,亭前悬乾隆御书匾“澜清学海”。

院里还有藏书楼1座,上层陈列大书橱23十个,贮藏御赐各种法帖,置经史子集若干橱。2十3子祠祀宋儒游广平等5人和明儒蔡虚斋、胡文定等18人。

中式的书院与我们后世认知中的大学颇为不同,倒是更像是大户人家的庭院,也有江南园林的风采。

董良在书院内还看到花园和1口大荷池,周围还有假山、石洞、楼、亭、池、榭,1路夹植松、杉、竹、柳,环境幽美。

碰头会放在荷花池边上的1处水榭之中,读书人都喜欢风雅,董良严格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读书人阵营。

董良特意让杨瑛瑛给自己找了1件青布圆领宽袍,再带上木骨漆纱璞头,读书人的气质就跟盛开的水仙花1般洋溢出来。

“见过元首。”这些读书人不像地方官,他们可以没有政治立场,也没人会说他们。

反正董良打着的是华族的旗号,在1般读书人的概念中华族与汉家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诸位请坐。”董良用手理了1下自己的袍服,坐到了地上的蒲团上,随即招呼众人坐下。

这些人虽然是围坐成1圈,但实际上也是有顺序的。那个被护卫军救了1命的江景礼坐在最上首,另外1边坐着的是董良自己带来的唐启华。

唐启华是西南心学大家,隐隐有成为这1代心学掌舵人的气势。董良今天带着唐启华过来,是为了让他做沙丁鱼中的那条鲶鱼。

果不其然,在座的很多人都是认识唐启华的。

这位元首带着唐启华过来干什么,难道他是推崇心学,反对理学吗?

众人都将心给提了起来。

现场酝酿着火药味儿。

“诸位,今天找大家过来,是商议成立大学堂的事情的,我华族非常重视教育,大家要是看过我所写的《告华族同胞书》,就会知道,我华族有1个奋斗目标就是弘扬华族的文化,而我华族的文化,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儒家经意之中。孔圣之后,1代代读书人不断完善儒学,让其成为了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的行为准则。在我华族,儒家经典就像是西洋人的圣经和阿拉伯人的古兰经。”

“为了让读书人能够有1个更好的读书环境,让书院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我准备将福州的书院合并成立福州大学堂。”

“我华族官府会出钱在鼓山的南麓修建1座新的校舍,能够容纳几千学子居住学习,新建的大学堂归华族所有,大祭酒,挂学部副总长衔,也就是侍郎衔,官居2品。书院的1切开销都将由我华族来出。”

此言1出,满座欢欣鼓舞,董良给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在座的十几位福州本地书院山长都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这大祭酒由谁来做呢?肯定是他们这些人中的1位。

向来文无第1,武无第2,这些人谁又会服谁呢?

正因为如此,他们看向董良的眼神都不1样了,哪怕是清高的师长,此时看向董良的眼神中都带着1丝丝巴结。

“诸位应该知道,我华族废除了女人裹脚这1陋习,有人说这是对理学的挑战。我知道这福州城是东南理学的中心,诸位都是理学中的大家,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个小问题,其实又是大事儿。毕竟从北宋到现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士大夫都觉得女人裹脚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那些理学大家没有说话,倒是唐启华先开口说道:“我先师王公认为心即理,这个理在每个人的心中是不1样的,达官贵人们喜欢小脚的女子,觉得那是1种美,小脚的女子便于控制,能够安守深闺,这符合他们心中的理,因此,就有了这1变态的天理存在。理学就喜欢给别人制定天理,难道天理不是应该是上天制定的吗?这些人有什么资格制定呢。要是从1个女子的角度出发,她们是断然不想裹脚的,我夫人说她小时候裹脚,承受了几年时间的痛苦,想死的心都有。元首,在下觉得华族能够破除此恶理,乃是孔儒所应该做的事情。不像某些喜欢为他人制造天理的人,自己却不去遵守这些天理。”

在座的十几个大儒,没想到唐启华1开始就对理学开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