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桢闻言,挑了挑眉,没有开口。
解缙继续劝说道,面色诚恳,“王爷,您此前科考榜单中大批用了北方学子,斩获了不少北方学子的芳心,然,南方学子大多也对您有意见,从这报名比例便可窥探一二。微臣还听杨大人说……”
他瞥了一眼朱桢,见朱桢没有阻止,他继续开口。
“听说那南方学子大多已经被韩国公收买,而韩国公似乎与您并不对付,若是如此的话,这些前来报名的南方学子恐怕不大安全。”
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李善长安插过来的眼线?
呸,家底不干净,不知道考公考编是要政审的吗?
你们带着韩国公的称号,怎么敢来报社报名的?
咱们又不傻!
朱桢意味不明的看了一眼解缙,解缙顿时紧张的夹紧了屁股。
“没想到杨寓倒是什么都不瞒着你。”
这杨寓居然把啥事都告诉给解缙了,连他跟韩国公似乎不怎么和睦都说了。
杨士奇,你还有多少惊喜是咱不知道的?
这种朝廷秘闻你都敢乱说?
报社又不受朝廷管辖,不牵扯朝廷争斗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你把什么事儿都告诉给解缙,这不是拖报社下水吗?
朱桢虽然建立了大明报社,虽然报社是官方机构,可他不打算让报社沾染朝廷争斗。
报社最主要的目的是还是为了收拢民心,另外让大明国境内消息传达更加便捷。
除了这两个以外,其他的都不重要。
所以,报社必须要稳固,不沾染朝堂争斗是最好不过的了。
报社表面上挂了个官方机构的名字,可实际上几乎是朱桢的一言堂。
别的部门都有监管机构,有时还有御史查验,可报社什么也没有。
不是因为老朱忘了,这是老朱对朱桢的信任罢了。
若是报社换了个官,社长不再是朱桢,这多疑心重的跟秤砣似的老朱,分分钟就安插一堆监管机构进来。
但老朱信任归信任,其他势力可是眼红极了。
这么大一个部门,硬生生掌握全国百姓的舆论,这是多么厉害的一柄利器!
居然全权由楚王爷一人掌控!
陛下还真是放心啊,不怕楚王爷直接煽动天下人,让所有人簇拥他造反吗?
太子党对报社频频忌惮,而厌恶朱桢的人更是恨不得赶紧把报社给拔掉。
正是因为之前杨寓和朱桢看得严,所以从头到尾如同铜墙铁壁一般,根本没人能安插的进来眼线。
至于太子和陛下……?!
太子党官员:殿下,求求您,防着点儿吧!那楚王爷势力已经遮天蔽日了啊!(痛心疾首)
朱标:别开玩笑了,本宫自己造反,老六都不可能造反的!
朱元璋:休要在这儿挑拨离间,人老六多好一孩子,怎么被你们说的跟老四一样?
朱棣:父皇,你礼貌吗?
杨寓走之前,告诉过解缙,这报社日日夜夜都有人试图安插眼线,上到官员,下至仆人,从头到尾都要细心防备着。
解缙也是上了心,而自他上任以后,才知道以前的杨寓有多么强。
现在,一看到南方学子,解缙就直接应激。
不管你们是不是韩国公的人,通通乱棍打死!
咱们报社只能是楚王爷的一言堂!
朱桢:别别别,这说到底还是官方机构!
解缙见朱桢不说话,没忍住又开口道,“王爷,杨大人也是为了让微臣更好的管理报社,并没有其他意思。”
他担心朱桢会怀疑杨寓的用心,不过显然它是多虑了。
朱桢只是觉得杨寓做的有点过了。
“本王不会这样想,你记住了,报社不可以沾染朝廷争斗,那些跟朝廷有关的新闻也都一概不可发行,你可明白?”
报社现如今虽然势力重大,可道理还没有影响到任何人的利益,所以大家只是安插眼线,处于一种观望状态。
若是他插手朝堂争斗,恐怕过不了多久就得被所有官员联手给打下去,到时候报社要是不复存在,那么朱桢创立报社的主要目的也就失败了。
解缙一愣,表情上的意思似乎是不赞同。
报社背靠楚王爷和陛下,难不成还怕那些官员?
朱桢摆手,“所以那些南方学子,什么手脚都不要动,水平够的话,该录就录。”
解缙迅速开口,“王爷就不怕他们是韩国公派来的眼线?”
朱桢淡笑,自信的眼眸微微闪烁,“怕他们做什么,你这次把他们刷出去,他们早晚又要安插人进来,到时候防不胜防。倒不如直接都放进来,然后背地里盯着他们的动向,眼线被人发现,那就不是眼线了。”
盯着二十多个南方学子,总比要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盯着报社内一百多人要来的轻松吧?
解缙闻言,眼睛一亮,不赞同的神情快速的退却了,他连连点头。
“王爷考虑的周到!”
朱桢颔首,“总之不要让他们做太接近核心的事物就行,给他们安点事情,打打杂,当然了,若是发现清白的人,也不能耽误了,务必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