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百姓们用砸臭鸡蛋的方式迎接文官!
一开始文官们都觉得老百姓们站在城门口,那是为了迎接他们。
甚至他们心里面还在想着北平府的老百姓,过的日子可真是苦啊,连烂菜和臭鸡蛋都还要接着吃。
这些东西可都是在灾荒时候才会有人吃的。
可是他们一直都听说现在的北平府过得还不错呀。
尤其是在马上要发动北伐战争之时,陈寒可是直接把铁路都给修通了。
然后大量的物资全部都往这边送。
有许多的商贩也在从南边将各种各样的物资往北边运过来。
按理说老百姓们的日子应该过得很好才是,为何又会发生眼前这种景象呢?
当时他们的脑海里边迅速脑补出了一幅,他们自认为的画卷。
那就是朱棣为了这场战争可以说已经穷兵黩武。
毕竟北方游牧民族那是相当强大,在他们的眼里,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三匹马供一个骑士使用。
他们人强马壮,而大明朝的步兵呢?靠着两条腿在茫茫戈壁当中,如何去追击那些骑兵?
所以为了能保证明朝的步军,可以在茫茫戈壁当中有一战之力,朱棣就只能牺牲老百姓们。
只能收肠刮肚的让老百姓们提供更多的粮草物资。
即便已经有那么多的物资送到北平府来,可对于这场战争而言依旧不够。
所以每次作战就会留下满目疮痍。
在他们的眼里,作战那就相当于在让老百姓们买单。
所以他们坚决反对。
尤其是看到了眼前老百姓们连烂菜叶子臭鸡蛋都要吃的情景,他们更是满腔的悲愤。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在洪武朝,很多次北伐,还真就是如同他们所想象的那样。
因为那时候明朝初年百废待兴,北边的蒙古鞑子们依旧不死心,依旧想着要南下入侵。
如果不把他们都给打败的话,那么刚刚出生的大明就有可能笼罩在无穷无尽的战火当中。
朱元璋是位伟大的皇帝,他知道如果现在不把北边的蒙古鞑子都给干掉。
不把他们打怕,不把他们打到没有办法南下的状况的话,中原的百姓是永远不可能有安定。
所以即便穷兵黩武。
即便在满目疮痍的国土当中,老百姓们的日子已经过得非常之苦的情况之下。
朱元璋还要次次发动北伐。
为的就是要让当时的北边更加的安定,就是要苦一苦明朝初年的这些百姓。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元璋是个从底层起来的皇帝。
他是要饭的出身了,他太明白老百姓们,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痛苦。
年年的战争,年年的不安定,才是真正导致百姓们流离失所的所在。
为了让今后的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他就只能发动战争。
他就只能苦一苦百姓。
当朝的百姓当然是不明白朱元璋的那些苦心,可是后边的史学家们其实已经给了朱元璋一个公正的评价。
如果明朝洪武年间不打那些战的话,如果永乐年间不搞那些北伐的话,那么明朝是不可能会有后边的安定的。
如果不是北伐,使北方游牧民族分裂成各个小部落,再也没有能力入侵,为大明今后的二百七十年江山奠定了一個坚实的基础。
可是就因为那些年的战争,没有那些文官的事情,文官就在背后煽阴风点邪火。
总是认为当今的皇帝陛下就是在穷兵黩武。
当今的大明就是在透支将来。
所以他们坚决的反对,他们冷嘲热讽。
他们认为那些战争耗光的是他们的潜力。
那些文官一直都觉得自己对所有事情都了解。
甚至在文章当中,在诗词当中都在暗讽朱元璋。
说朱元璋就是位好大喜功的皇帝,是暴君。
说朱元璋就是在为了自己的名声而作战。
至于北边的老百姓过得怎么样?
关他们什么事。
至于北边蒙古鞑子,是不是会南下入侵,劫掠中原汉人民族,关他们什么事?
他们在小小书斋当中念书,他们在官场文章当中汪洋恣肆。
他们流连在青楼楚馆,他们风流且文雅,哪里会像朱元璋这样动不动就杀人。
哪里会像那些北方的将士们粗鲁野蛮。
在他们的眼里,我可以不知道北方发生的是什么事,但是却不能阻拦我对这些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他们的眼里,我可以什么都不懂,但是你不能说我不知道体恤百姓。
在他们的眼里,老百姓现在的日子过得很苦,所以那就是朝廷做的不对,那就是整个政策有问题。
至于所谓的大局,至于所谓的宏观布局,不关我的事,我看不到,所以我认为那些都没有。
而眼前的这个群文官也是这样的人。
只是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自以为自己是帮助老百姓们说话的。
可是眼前的这些老百姓似乎一点都不领情,甚至对他们发出了热情洋溢的烂菜叶子,臭鸡蛋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