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年在正屋里看到外祖父他们在院子大门外面,他连忙放下手里的粗布,撒丫子就朝他们跑去,喜笑着边跑边喊道:“外祖父,外祖母。”
在灶房里刚洗好碗筷的安月,听到安年在外面喊外祖父祖母,她解下腰间的围裙,也朝院子大门口走去。
一到院子大门口,安月看着牛车上拉着好些东西,疑惑道:“外祖母,咋还买这么多东西呐?”
外祖母搂抱着安年,柔声说道:“你们这不是要搬新家了嘛,昨日镇上赶集,你外祖父与舅舅特意去了一趟镇上,给你们置办了这些暖屋的吃住用品。”
安月走过去看了看,有两个大缸,红纸,一对簸箕扫帚,两袋大米和面粉,还有新的锅碗瓢盆。
“外祖母,以前的锅还能用,碗筷也不缺,咋还买这么多东西?”
外祖母帮安年挽了挽衣袖,笑颜道:“这搬新家当然要买新用具,也要图个吉利不是。”
安月有些不解的挠挠头,重复问道:“原来这也是有说法呐?”
外祖母站起身,指着牛车上的两个大缸说道:“月月,你看啊,这两个大缸,一个缸放大米,一个放面粉,再用红纸这样一压,缸中有粮,如黄金万两。”
安月走过去抱住外祖母胳膊,撒娇的小声问道:“外祖母,你们购置这么多东西,定是花了不少银钱吧?”
外祖母宠溺的轻拍着安月手背,小声说道:“傻丫头,我们江家如今能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不还是托你的福嘛!”
这时,秦氏提着一个布袋子从正屋朝她们走过来,大笑着说道:“老哥哥嫂嫂都来啦!”
外祖母连忙应声道:“是啊!弟妹,两个孩子在你这里打搅多日,如今她们总算有自己的房子了,今日便搬过去。”
秦氏走到安月跟前说道:“时间过得真快啊!只觉着没多日,两个孩子便要搬走了,这一时,还有些舍不得呢。”说完,她将布袋子提着放到牛车上。
“叔婆,您这是做甚?”
秦氏放好后,回头笑着对安月说道:“布袋子里是大米,这是你叔翁叔婆给你准备的暖屋礼。”
安月摆手道:“叔婆,万万不可,我们姐弟在您家已是叨扰……”
没等安月说完,村长李怀仁提着一捆柴火走过来,说道:“有米有柴,好光景自来。这往后,你们姐弟俩就是自立门户了,柴米油盐自是少不了,就收着吧!”
安月看了看村长夫妇,侧身感谢道:“那月月同年年,这便谢谢叔翁叔婆啦!”
舅舅江成海牵着安年连忙去东屋,帮着把收拾搬上牛车。
外祖父说道:“人都到齐了,那咱们出发吧!”
随后,一行人朝着新房子走去。
一路上,安年高兴的手舞足蹈,迈着小短腿来回穿梭,跑前跑后。
走在后头赶着牛车的舅舅看着安年异常兴奋,笑着打趣道:“年年,你这心怕是早已飞进新家了吧?”
秦氏接过话,笑着逗趣道:“年年,叔婆也想跟着你们去住青砖瓦房,这可如何是好呐?”
安年跑到秦氏跟前,眯笑着眼说道:“年年自当乐意,只是叔翁叔婆同我们一起住,那往后就要管你们叫祖父祖母了!叔翁叔婆可曾乐意?”
舅舅江成海在后面牵着牛车笑着道:“小肉球,想得还怪美的嘞!想着白捡一个祖父祖母呐!”
说笑间,便到了新家。
到新家院子大门口,所有人停住脚步,舅舅江成海牵着牛车拴在院子大门外的空地里。
安月拿着钥匙去开院子大门。
门已开。
姐弟俩推开大门,众人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搬着牛车上的物品,每拿一件东西进门,嘴里都喊着吉利的祝福语。
外祖父与村长李怀仁一起将两个大缸搬进伙房,安置在角落里。
外祖母与秦氏则是将姐弟俩的被褥,衣裳搬到两个西厢房,分别折叠整齐铺好。
安月把新买的锅碗瓢盆搬到伙房,一一归置好。
安年高兴的在几个屋子里来回跑着,欢呼着。
外祖母点燃了一炷香,绕着院子屋檐下走了一圈,口中念念有词道:“祈求天祖爷保佑两个孩子平安顺遂,万事吉祥……”
完毕!
秦氏邀着外祖母郑氏说道:“嫂嫂,咱俩去伙房生火,煮些水过来解解渴。”
外祖母点头笑意的同秦氏去了伙房。
安月突然想起,前几日无意间发现院子外面的薄荷,她连忙跑去摘些回来煮茶水。
于是,她说道:“外祖母,叔婆,你们先生火,月月去摘点薄荷回来煮茶。”
外祖母郑氏朝她甩甩手:“去吧去吧!”
秦氏有些好奇的问道:“嫂嫂,啥是薄荷?”
“这…还得问问月丫头,她脑瓜里奇奇怪怪的想法着实是多。”
安月走出院子大门没几步,便看到地上刚冒出嫩叶尖儿的薄荷。
由于先前开荒,被他们当作野草全部割掉,好在还有根,这才短短一个月时日,它们便又从土里冒出叶尖儿来。
安月掐了一小把薄荷嫩叶捏在手里准备去伙房。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