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民夫归乡。
这个诏书一下达。
立马引起了巨大的讨论。
三省六部,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么做太不妥当了。
去年放,今年放。
闹一闹就能回去。
朝廷威严何在,纲常法度何在。
对于那些个刁民,实在是太过宽厚了。
甚至宽厚的可说懦弱。
以前的皇帝,杀伐果断。
怎么现在。
突然成了菩萨心肠呢。
有人说。
是皇帝年纪大了。
人一老,心肠就变软了。
皇帝年纪大了吗?
今年虚岁整五十的李世民,年纪的确是不小了。
可皇帝心肠变软了吗?
长孙无忌不这么觉得。
他现在很烦躁。
又一次让李承乾如愿了。
那些民夫要回去了。
都怪李泰。
如果不是他扯什么以银雇工,李世民肯定不会放民夫回去。
这个胖外甥,真是可恨啊。
不过。
平心而论。
以银雇工,这主意是真不错。
可李泰那个脑子。
能想得出这样的点子来?
实在有些不科学。
长孙无忌觉得。
他八成也就是个传话的。
真正出主意的,怕是另有其人。
是谁呢?
直觉告诉他,应该是李承乾。
将民部征来的徭役赶回去,转让内府花钱雇人。
这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长孙无忌百思不得其解。
这种看不明,参不透,搞不清的滋味,实在是让人难受了。
长孙无忌成日里烦躁不安。
总之。
不管如何。
圣旨即下,那只能照办。
昭陵的民夫,开始有序归乡。
热闹了没两月,昭陵又归于寂静。
也许是年纪大了喜欢热闹。
也许是陵寝之地太过安静,会显得比较阴森,高士升还是喜欢几万人一起干活的动静。
可是现在,民夫又走了。
高士升有些难过。
同时。
他又觉得。
连着两年接连出事。
莫不是风水出了问题。
于是。
高士升跑来找李承乾。
问是不是可以让袁天罡来做做法。
李承乾答应了。
只不过。
他想找来做法的,不是袁天罡,而是玄奘。
为什么要找玄奘。
理由很简单。
自小看西游记长大的人。
谁会对唐僧没有份兴趣呢。
李承乾想借做法之名,将玄奘叫来,听他讲一讲取经的故事。
于是。
李承乾差林七去长安请玄奘。
在去年的那场大火中。
玄奘客居的寺舍被烧了个差不多。
后来,李世民着工部,重新修缮了那寺舍,皇帝还亲自赐名:承恩寺。
在承恩寺修好后,玄奘一心开始译经。
每日吃睡他都在经房,也就只有拉的时候,才会离开经房片刻。
长安信佛的人不少,每日来找玄奘的人也不少,可他痴迷译经,任谁来都是不见,就算是贵为宰相的房玄龄,也是难逃闭门羹,只有皇帝亲自下令,才能请的出玄奘。
李承乾的分量,还是有些不够。
玄奘没有来。
他派来了他的徒弟辩机。
拘泥于历史。
李承乾对辩机,印象不算好。
但接触了两日。
这辩机竟出乎意料的老实。
李承乾喜欢老实人。
十个老实人,九个都闷骚。
这闷骚的人呐,反差都挺大。
有时候。
只要你轻轻推上一把。
帮他们打开那扇门。
那往往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李承乾看向辩机的眼神,逐渐发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
殿中省开始了招工。
修皇陵,一月一百五十文,管吃管住,一旬歇一天。
这样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招工告示一贴出来,应工者如过江之鲫。
殿中省精挑细选。
最后,招了约摸两万多人。
这两万来人,都是精壮劳力,年纪最大的,不过二十六七,年纪最小的,也就十七十八,他们的身体素质,皆都杠杠的。
到了五月下旬,这两万多劳力,就齐齐住进了山脚下的大营。
从此刻开始,修筑昭陵,就从国事变成了私事,民部自然就不好再插手了,这些个劳力,全都归于高士升来管理。
眨眼间。
昭陵又热闹了起来。
高士升很是高兴。
李承乾也很高兴。
李大郎大手一挥。
要请这些劳力好好吃一顿。
这一次。
不吃猪。
不吃羊。
要吃。
只吃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