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猫贪余温>历史军事>崇祯重振大明> 第216章 九卿满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章 九卿满员(1 / 2)

左右都御史的推选,在朱由检改变廷推法后,如今是有资格廷推的大臣各提出一位候选人,皇帝从里面选任。

这样朱由检的操作空间自然大了许多,可以把自己中意的官员,任命为左右都御史。

在左都御史的人选上,杨景辰曾向他推荐过王永光。

这个人上次被廷推为南京兵部尚书,被朱由检定为第八等附逆拿下了,不是很能服众。需要补偿一下,让他担任九卿。

朱由检了解了一下王永光的情况,知道他是个中立派,为人也不是很强势,所以就点了他,担任左都御史。

因为这是正二品官位,王永光以前也担任过尚书,所以朱由检给他加正二品议政大臣衔,参加常参会议。

左都御史确定后,在右都御史的人选上,朱由检打算起复一位东林党。

否则东林党一个九卿都没有,他们一定会不满。

单单不满也就罢了,麻烦的是东林党影响大。他们发出议论,会影响政令推行。

为了团结更多的人,为了让九卿的决议得到群臣认可,朱由检需要任用一个东林党人当九卿,免得他们不服从朝廷的决策,在地方私下搞破坏。

在流露出这个态度后,倾向东林党的大臣,推出了几个候选人。其中被推荐得最多的,是原任左副都御史、南京右都御史曹于汴。

这个人有丰富的都察院经历,而且曾辅佐赵南星京察,屏退邪党,威名赫赫。很多东林党人都想起复他,打算在后年的京察时,把朝中的阉党残余扫干净。

朱由检不知东林党的谋划,但是在询问曹于汴的经历,得知他曾经力辞吏部侍郎、不愿以陪推越过正推冯从吾后,知道这是个硬骨头,是那种极力抵制中旨的文官。

这样的人,当然不能起复。算了一下曹于汴的年龄,朱由检道:

“曹于汴已经年过七十,对这样的老臣朝廷应该优待礼遇,不是紧急事务不要劳烦他们。”

“给曹于汴加从一品柱国勋级,遣官慰问老臣。”

把曹于汴排除之后,继续看其他人。

这个结果,让朝中的东林党人并不满意。但是皇帝给曹于汴都加柱国了,他们还能怎么说?

再闹下去,说不定这个右都御史都不为东林党所有。他们不想丢掉这个九卿职位,那就只能闭嘴。

最终,朱由检选了成基命担任右都御史。此人性情宽厚,而且为官清廉,让他比较满意。

但是麻烦的一点是,成基命之前只担任过礼部右侍郎,资格有点不够。

朱由检只能在加衔上降低一点,给他加从二品承政大臣衔,参加常参会议。

至此,九卿十个职位,终于全部满员。

这十人除了户部尚书郭允厚在请求辞职外,其他人都比较稳定。

魏忠贤倒台带来的动荡,终于开始平复。朝堂上的格局,正在稳定下来。

不过这个时候,大理寺左少卿姚士慎却说道:

“按照陛下旨意,朝堂上的官员人人过关。”

“如今诸位内阁大学士已经过关,九卿之中,新推选出的吏部尚书房壮丽、礼部尚书温体仁、兵部尚书袁可立、刑部尚书苏茂相、左都御史王永光、右都御史成基命都已在候选时过关。”

“留任的大理寺卿张九德,同样已经过关。”

“唯有户部尚书郭允厚、工部尚书薛凤翔、通政使吕图南,没有明确过关。”

“郭允厚曾题覆称颂四十疏、薛凤翔曾题覆称颂四十七本,都有证据存在,请陛下处置他们。”

朱由检眉头微皱,实在不愿继续处理高级官员,让朝堂上动荡不安。

而且郭允厚有点能力,薛凤翔已经投靠自己,如何能够撤掉?

所以他回应道:

“通政使吕图南没有附逆行为,已经在调整通政司官员时过关。”

“郭允厚和薛凤翔虽然上疏很多,却只是随大流称颂,主观附逆倾向不重,定为第七等处置。”

“郭允厚一直在上疏求去,朕现在明令不允。降为专督仓场侍郎,暂时署理户部尚书,加衔承政大臣。”

“薛凤翔降为工部左侍郎,署理工部尚书,加衔承政大臣。”

对两人降了一级,仍旧继续留任。

这个结果,显然让弹劾他们的臣子不满意。因为郭允厚和薛凤翔级别虽是降了,却仍旧是九卿,而且还占了一个侍郎位子,让群臣怎么满意?

就连郭允厚自己,也没料到自己被弹劾后,竟然还有意外之喜。他之前一直按皇帝的安排,在走流程告退。本以为接下来很可能就要冠带闲住了,没想到在这时确认了新职位

苏茂相留下来的专督仓场侍郎,以后就是他的。

皇帝允许苏茂相转任刑部尚书,目的并不单纯。

朱由检的目的当然不单纯,他是看出苏茂相和自己不怎么合拍、讨好都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就允许他转任刑部尚书。

让郭允厚转任专督仓场侍郎,是为调整户部做准备。

但那是以后的事情,此时,朱由检看着一些不愿罢休的臣子,皱着眉头说道:

“专督钱法侍郎、专督大工侍郎需要廷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