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听到皇帝专门设立国史馆,让朱国祯前去修史,都是羡慕异常。
这种青史留名的大好事,他们可不想让朱国祯专美。
尤其是黄立极等大学士,早就被皇帝安排了修史书。越修越是感觉,中国史和世界史能让他们修一辈子。
原本他们还担心自己致仕以后,修书的事情会被其他大学士接手。如今听到皇帝说致仕后仍旧能在翰林院修书,当即就表示支持。黄立极道:
“内阁本就属翰林院,臣以为可去掉殿阁加衔,直接以翰林院大学士称之。”
“可设置翰林院大学士,让朱国祯在翰林院修书。”
这个说法,别说其他官员,翰林院学士心中都有不满。
因为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即使致仕了,顶着翰林院大学士的称呼,说出的话仍旧没人敢轻视。有这样的大学士在翰林院,翰林院学士的话还有谁听,翰林院如何管理?
更别说翰林院大学士这个说法,表明除了翰林院出身的官员外,其他官员致仕后想修书都没机会。这让那些没有翰林院经历的官员,如何能够认同?
所以,群臣一致表示,不能如黄立极所说,把这个职位称为翰林院大学士。因为内阁就是属于翰林院,直接称为翰林院大学士,有可能仍旧被当成内阁大学士看待。
有必要换个称呼,确认到翰林院修书的是致仕官员,不是在担任实职。
朱由检听得心喜,把自己考虑已久的一件事情,向群臣抛了出来:
“翰林院大学士诸位都不认同,改称资政院如何?”
“也不称为大学士,直接称为资政。”
“以致仕后的散官勋级定品,一品二品可称资政大臣。”
还举出例子说道:
“例如正三品官员,致仕后加从二品散官,那就称从二品资政大臣,正一品的就称为正一品资政大臣。”
“三品四品可称资政卿,如正三品资政卿、从四品资政卿。”
“然后以资政大臣或资政卿身份,在翰林院修书。”
“例如朱国祯,他以前是少保兼太子太保,都是从一品加衔。就让他以从一品资政大臣身份,在翰林院国史馆修书。”
这又是个新机构,但明显是优待老臣,群臣都很热情。
谁没有致仕的时候,群臣对此赞同的居多。认为皇帝是仿照前宋的资政殿大学士,设置官职给罢职官员以示恩宠。只是因为一些臣子没有翰林院经历,不能称为大学士,所以称大臣或卿。
想到自己致仕后仍旧能够发挥余热,仍旧受人尊重,群臣纷纷认为,应该设立资政院。
但是有一些人,却担心皇帝用资政大臣取代朝堂大臣,尤其是担心皇帝像设置四辅大臣那样,把资政大臣由虚转实。
毕竟致仕臣子被起复,是很常见的事情。万一他们顶着资政大臣的身份,和当政的大臣争权,那就很麻烦了。
所以他们希望皇帝明确资政院的权力,确认资政大臣不会成为实职。
朱由检对群臣的警惕心实在无语,觉得这些人如果不把心思放在限制皇帝上,大明绝对会更强盛。
但是在群臣要求下,他也不得不做出表态。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和群臣商议讨论:
“资政院的官员不会担任实职,如果担任实职,必然正式起复。”
“致仕官员起复为实职,必须要有特旨。”
“六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一次起复一任。三年任满之后如果没有新的特旨,那就自动离职。”
“七十岁以上的,一次起复一年。每年都要有特旨留任,否则自动离职。”
对此考虑很久,朱由检道:
“例如韩爌,他今年已经六十二岁,如果三年后没有旨意留任,那就从内阁自动离职。”
“长城督师王象乾,今年已经八十二岁。朕会每年都派太医检查他的身体,然后决定是否留任。”
“让这样的老臣在边疆奔波,朕心中实在不忍。”
“科道官员要监督这件事情,记得到时候提醒朕。尤其是吏科给事中,对这件事情负责。”
这是在无中生有创造交换条件,用来和群臣商议。资政院还没有设立,就被朱由检拿去讨价还价。
朝堂上年纪大的大臣听到皇帝的提议,都是心中一凛。
他们知道这个制度如果实施,以后很可能用于所有六七十岁的老臣。这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如果还想在朝廷担任实职,那就必须有皇帝特旨。
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利了。意味着没有皇帝特旨,他们到时候就要自动离任。
但是让他们直接反对,这些人却有点不敢,担心被人盯上,然后被弹劾“恋栈权位”
尤其是刚刚被皇帝授权监督这件事情的科道官员,可是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
这些科道官员可不管六七十岁以后的事情,他们大多还年轻,需要升迁机会。弹劾一位大臣、让大臣去职,那是实实在在的功劳。而且能空出官位,让
甚至给科道官员加任务的朱由检,都打算在老臣敢反对时,询问他们是不是想当司马懿。
不过,还没有等他问出这句话,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