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皇帝的这个处罚,锦衣卫都觉得很庆幸。
流放海外的处罚看似严重,但是去海外新建卫所当世官,那就不一样了。
若非去海外风险很大,甚至还有人想和他们换一换,自己去当世官。
对于没多大志向的人来说,在地方当一个土皇帝,可比在京城卑躬屈膝舒服多了。
这让他们更有动力办事,以求得到皇帝赏赐的地方卫所世职。等那些流放海外的人把路探好、把卫所建设出来,他们就能去当世官、摘那些人的果子啦!
一些人甚至打算给五彪方便,把锦衣卫羁押的罪犯流放出去,让这些人早点建好卫所,求皇帝赏赐世官。
不过对这些人,朱由检可没打算轻轻放过。魏忠贤掌权时滥发官阶,这些人的胃口已经被养刁了。一个个身上不是都督就是都指挥,不削去他们的官阶,自己无法再用。
所以朱由检当即说道:
“五彪主观附逆倾向严重,必须予以重惩。”
“你们这些人或许没有主动附逆,却存在客观附逆行为。”
“再加上没有察觉魏忠贤的逆谋,所有人都失职。”
“外廷人人过关,锦衣卫也要同样。”
不管他们的脸色,朱由检说出惩罚:
“锦衣卫所有人削去一切官阶,重新审查使用。”
“天启以前的荫袭保留,天启以后的荫袭重新认定。”
“以后世职就是世职,锦衣卫机构和任职人员全部重定。”
这个变动,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甚至可以说是把锦衣卫完全推倒重建。护送瑞王就藩、自忖还有点功劳的郑士毅忍不住道:
“陛下,锦衣卫身负重任,朝廷不能没有锦衣卫!”
其他人也纷纷求情,求皇帝收回成命。
听着他们吵吵嚷嚷,朱由检眉头越皱越紧,真的觉得这些人被养刁了,连自己这个皇帝的话都敢反抗。
自己对外廷的大臣还需要顾忌,对锦衣卫需要吗?想怎么处置他们,不过一句话而已。
眼看皇帝脸色越来越沉,这些人声音越来越小,渐渐微不可闻。
说白了他们就是皇帝的私臣,皇帝如何处置他们完全没有顾忌。外面的大臣对锦衣卫倒霉只会拍掌叫好,绝对不会同情。
如果触怒了皇帝,被皇帝完全弃用,像万历年间那样“狱中至生青草”,也不是没有可能。
朱由检对锦衣卫完全推倒重建,就是因为他有这个权力。而且觉得如今的锦衣卫职能已经转变,需要推倒重来。
“连谋逆的大案都没察觉,朕要你们何用?”
“如果有人不满,朕许你们立刻辞职,全家脱离锦衣卫!”
冷冷盯着这些人,在场的锦衣卫高层一个个噤若寒蝉。脱离锦衣卫听着简单,却代表着就此放弃世职。文官获得锦衣卫荫袭都会得意地说“延世金吾”,他们怎么可能放弃呢?
皇帝明显是对他们很不满意,才说这样的话。
朱由检确实对他们很不满意,登极两个多月,这些锦衣卫没有一个主动投靠的,让他怎么满意?
大明皇帝设立锦衣卫的初衷,是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如今他们只记得缉捕、刑狱,侍卫工作全靠卤簿仪仗、大汉将军这些表面工作做样子,连谋逆大案都不查,让朱由检怎么满意?
尤其是察觉到文官武荫后代逐渐掌握锦衣卫大权、原有的锦衣卫世官正在被边缘化后,朱由检更是决定,把锦衣卫完全重建,脱离文官控制。
仍是从加衔开始调整,朱由检道:
“外面的文官喜欢称锦衣卫金吾,朕就虚置一个金吾卫,作为加衔荫袭机构。”
“金吾卫设正三品指挥使、从三品指挥同知、正四品指挥佥事;从四品不设;正五品千户,正六品百户;从五品副千户和卫镇抚统称副千户,从六品试百户和所镇抚统称试百户;正七品总旗、从七品小旗不是世官不设。”
“以上七个官职可以作为加衔,也可以作为世职荫袭。”
仿照九等世官,把品级相同的合并,朱由检为金吾卫定下七等世官,并设置更高的流官:
“更往上称金吾卫都司,设正二品都指挥使、从二品都指挥同知、正三品都指挥佥事。”
“再往上称金吾卫都督府,设正一品左右都督、从一品都督同知、正二品都督佥事。”
“这六个官职作为加衔,不允许世代承袭。”
完成了官职设定,朱由检指着被他特意叫来的戚昌国和李顺祖道:
“凡是在锦衣卫和五军都督府恩荫寄禄的,以后统统改在金吾卫。”
“以后你们的世袭锦衣卫指挥使,改为金吾卫指挥使。”
“世职仅仅代表承袭后的俸禄和最初任职的加衔,实际任职品级按实职决定。”
把世职作为加衔和实际官职分开,朱由检不愿让那些人顶着世职,就要担任相应职务。
说着,朱由检举例示范,直接任命道:
“锦衣卫南镇抚司升为南司房,由锦衣卫指挥以上负责。”
“戚昌国任从三品锦衣卫指挥同知、提督南司房,加衔从二品金吾卫都指挥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