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了嘀咕,战绩太夸张了,李景隆不会是卧底吧!
朱元璋神色莫名,看了一眼直发抖的李景隆:“到底是奸细还是什么呀?”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而且战功赫赫,是开国名将。李文忠生下了李景隆,所以李景隆可以喊朱元璋一句舅爷爷,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朱元璋他抱以厚望,经常督促他读。李景隆也没辜负他的希望,熟读兵法,看上去是个栋梁之材。
等到以后上战场多多打磨,应该能一鸣惊人。
李景隆得圆润,皮肤皙,现在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跟调料盘打翻一样。
他甩锅道:“皇上,燕王向来用兵如神,我打不他也正常啊。是太孙殿下用错人了,我不配跟燕王打仗。”
要么承认自己是卧底,要么承认自己是蠢材,他哪个都不想承认啊。只能把原因归结于朱棣太厉害了。
朱元璋转而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向来养尊处优,哪里被这么公开处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实在没忍住,眼眶含泪,哭了来。
毕竟,他现在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
朱元璋见状,深深叹息。
做皇帝,讲究能谋善断。有的时候,谋略不是必需品,皇帝只需要找些懂得谋略的人,再重用他们就行了,也就是所谓的“断”。
比如刘邦,他谋略并不众,但他懂得识人、懂得决断。张良韩信萧何便能头。
如今,孙子不仅不能“谋”,还不擅“断”。干啥啥不行,流泪第一名。
他干脆地骂道:“哭什么哭,就知道哭。还不想想该怎么办。”
朱允炆擦擦眼泪:“总之,燕王进京,实乃谋逆,乱了祖宗之法,冒天下之大不韪,开谋逆之先河。他的治下,必定战乱频发,国力衰弱。陛下,请削燕王爵位!”
到了现在,他已经明了,必须趁着皇爷爷还爱他,赶紧踩死燕王。
————
【在朱棣的统治下,大明版图达到惊人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比今天的面积还大。
其中一部分因太荒凉管不了所以丢失了,但永乐年间依旧是明朝版图最大的时期。
史称“永乐盛世”。
他给些被削的藩王平反,还给自焚而死的朱柏更换了好的谥号。】
——
天幕此话一,大殿的息骤然冷凝,几乎落针可闻。
朱允炆的面色瞬间变得苍,凭什么这个乱臣贼子能够塑造盛世,凭什么啊!
湘王朱柏心中的不平瞬间顺了,还是四哥好啊。
——
【朱棣上位之后改了很多史料,努力塑造他跟朱元璋父慈子孝的形象。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朱棣也有点文采,了一些诗,但这些诗往往是歌颂孝道的诗。
朱棣满脸都着:“父皇超爱我的!我上位是应该的!”】
朱元璋:“……”
朱棣:“……”
他们视一眼,又很快移开眼神。
咦,好肉麻。
——
【朱棣上台后恢复了祖制,同时吸纳了建文新政优秀的地方,朝野之间接受度很高。
根据估算,靖难之役大概死了五十万人,如果不内斗,可能这些人就不会死了。
朱元璋估计也想不到,他恨不得往嘴里喂饭的皇太孙居然这么废吧。
总之,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朱元璋做得不行。如果选朱棣,少走十年弯路。】
——
朱允炆膝盖像在地上扎了根,磕了好几个响头,自己找补:“皇爷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是被些文人给骗了,现在天幕帮我扫清前方的障碍,何愁大事不成?
虽然燕王确实有功绩,但总归是狼子野心之人,怎能当大任?”
他没有任何一刻比现在的危机感更重。自己的储君之位能不能保住,就看这一波了。
朱棣刚想发话,结果有人领先他一步。
周王等和朱棣交好的王爷痛哭道:“父皇,燕王朱棣了这么多诗歌颂您的功绩,又恢复了您的祖制,哪里是狼子野心之人,分明纯孝之人。
造反也是被逼的,如果不造反,说不定我们都提前下去陪了。”
“是啊,他又打下了最大的版图,创造了永乐盛世,功绩赫赫,吾等望尘莫及。”
他们听完了朱棣的赫赫战功,能拿十万人打六十万人,心里争夺皇位的野心也熄灭了。
现在就是站队的问题,是站朱允炆还是站朱棣?
很多藩王来说,这还用选吗?前者不给活路,后者码给点活路啊。
燕王朱棣有些恍恍惚惚,感觉奇妙。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