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猫贪余温>其他类型>三万买房,小镇养老> 第124章 工程启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工程启动(1 / 2)

次日下午,陶爸陶妈带着许青松他们又去了趟村委。

旧址那边已经闲置多年,村里也没想好能派上什么用场,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请人去检修,是有点麻烦的。

现在有人愿意租用,又不是要拿去干什么不好的事,村里既能收租又不用再费心维护,一举两得的事情。村委讨论过后,就答应租给杜云凯。

隔天签了协议,杜云凯就正式拥有了那块地的使用权。

之前聊天的时候,杜云凯得知陶华宇就是做家装的,公司里设计师和工程队都有。那么他这边的改造和装修也不用回海市找人了,就直接联系了陶华宇。

杜云凯还从柳望雪那里知道了李虞他爸,老李,跟陶华宇点名要他的工程队过来。不过老李上次接的那个大项目还没有完工,抽不开身。

陶华宇说:“你放心,我公司现在这些人基本都是老李带出来的,保证给你办得漂漂亮亮的。”

带队过来的就是以前跟着老李一起干的兄弟,现在那帮人大多都自己成了工头,陶华宇公司的工程队也是由他们发展壮大的。

设计师的动作也挺快,几天的工夫就出了图,杜云凯看过之后又改了两版,定好之后就正式开工。

期间,杜云凯还回了一趟海市,缠着他妈殷冬蕾女士要了笔钱,说是算在追加投资里,专门用来村委旧址的改造和装修。

这件事儿在村里传开后,成了好一阵茶余饭后的谈资,都说是许青松从外面带回来的大老板,要在陶家村开公司。

工程队过来施工的时候,有不少人都跑去围观。村里人都觉得,开公司好哇,看这阵仗,应该是大公司,既然开在陶家村,那他们村里的人是不是也能进去,找份家门口的工作?

老一辈都在议论,要不怎么说许家都是好人呢!

陶家村这里不排外,民风也十分淳朴。几十年前,许青松的太爷爷带着妻儿来到这里定居之初,得了村里不少帮助。

安定下来之后,太爷爷和太奶奶就想着回馈乡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彼时许青松的爷爷刚上高中,二爷还在上初中。而这附近统共就陶家村一所小学,同时接纳周围好几个村子的生源。要是上中学,就得去镇上。

那个时候,村里人对教育还没有那么重视,小学或者初中辍学的比比皆是,能上到高中的,不是家里供得起就是孩子真的学习特别好。

陶家村去镇上读中学的也就十来个,其中念高中的还不到人数的一半。大家通常都是结伴去一同回,许青松的爷爷和二爷也就每天和这群孩子一起。

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兄弟俩毫不费力地考了年级第一,并且甩了第二名一整条街。其中一个第二名,就是陶家村的一个尖子生。

孩子受到打击之后,并没有一蹶不振或者引发嫉妒之心,而是放学后或者周末,就会去找许青松的爷爷一起做作业,遇到不会的就虚心求教。

因此得以蹭上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小课堂。

夫妻俩这一教便生出了个想法,不如开个学习班,孩子们每天下午放学过来学一个小时,周六周日各半天。

太爷爷和太奶奶不缺钱,俩人也不需要工作,就当是做善事了。免费的学习班一传出去,有些人家就拎着礼把孩子送了过来。最后当然是孩子留下了,礼带回去。

后来孩子多了,家里的场地就不够用了,村委特地跟小学商量,借用那边的教室。

陶家村第一个考出去的大学生就是太爷爷和太奶奶培养出来的,这份公益事业,夫妻俩一直做到晚年。

陶华宇的爷爷也去上过课,但学习这项技能在他身上实在是点不亮,他自己也学不进去,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出去打了几年工,然后又回来种地了。

村里人聊这段往事的时候,陶爸乐呵呵地自我调侃:“我们家就没那个搞学习的基因,我也是高中没读完,我家华歆就上了大专。不过华宇那小子有青松带着,好歹考了个大学。”

有人就趁机跟陶爸打听,问这老板开的是什么公司,什么时候开始招工。

这事儿也没什么好隐瞒的,陶爸三言两语就断了大部分人的念想:“招工你也去不了,人家是科技公司,搞计算机的,说是要做什么游戏,你懂计算机吗,使过电脑吗,就想去?”

大家伙哈哈一乐,就没再多问。回家吃饭的时候说了一嘴,家里的年轻人却来了兴趣,但是老人都不懂,问不出什么来。

但村子就这么大,想打听点事情还不简单?没两天,几乎所有玩过游戏的年轻人都知道了,他们陶家村刚开始装修的这个“公司”居然是惊山科技!

就问,玩过的,谁不是《大昭二十一案》的粉?有几个上高中的孩子,还把惊山科技的创始人杜云凯列为人生偶像呢!

陶庆磊就是其中之一,他特别喜欢画画,对着网上流出的一些照片,给杜云凯画了一幅海报,就贴在床头。

开学高三的他都已经跟家里说好了,他要大学要读数字媒体艺术,到时候去惊山科技应聘原画师。

陶庆磊去找朋友打球的时候,从村里人口中听说了这件事,立即拿着球往家朋友家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