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猫贪余温>其他类型>城姬三国> 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郑之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郑之战(1 / 2)

,最快更新城姬三国最新章节!

从杨松、杨柏与马超里应外合,开始进攻南郑,过去了整整一天一夜……

南郑城经历了马超进攻、张鲁逃走、西凉军入城、楚军增援……数个阶段!

现今整个南城墙垮塌大半,瓮城中用于进攻入城敌军的跑马墙也不甚完整,西南十里之外,更是一片狼藉,仿佛有两只鲲交配过……

同时南郑城之战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汉中在地势上自成一体,不过因为如今正是天下之望,故而消息反而流通很快。

奋战一天一夜之后,最后入场的楚军,成功笑到了最后,乍入南郑的西凉军,在楚军的枪炮与南郑城内乱的夹击下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退出南郑。

孙策与马超的“神战”,也以平局收场——马超倒是觉得自己赢了,不过……没有分出生死、也没有对战局产生影响,谁敢谁说赢了?

且不说无人见证,马超自己也没有去宣传什么……

楚军进城之后,立刻发榜安民——进城后的安抚民心,也是楚国的流程训练之一,步骤清晰明确,并且旅级以上军队,配有专门的安抚部门!

随军文吏什么的,在楚国并不缺。

对于南郑来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西凉军撤走之后,周瑜立刻开始接收城中天师遗部的兵权。

原本印象中“天师招来的援军”,突然成了“天师逃走后来保护民众的盟友”,令一部分天师遗部也有些闪到腰。

不过相比于西凉军,楚军显然更容易被接受,一来楚国的确是汉宁侯的盟友,而且此时还是击败了作为敌人的西凉军而入城;二来相比于西凉军,楚国的手段,显然要“怀柔”得多。

对于这些天师府的旧部,周瑜也没有完全“过河拆桥”,而是在入城后,收权归收权,对所有奋起反抗的将士,都大加封赏与称赞。

与此同时,着重宣传“汉宁侯逃走”以及“西凉军暴行”,而且这可都不是造谣!

官面上楚军对天师道绝口不提,仿佛在楚国眼里,就只有“汉宁侯”和“西凉军”,根本不知道天师道什么的一样。

潜移默化之间,也就连带着并不承认天师道的教职,只承认汉宁侯所封的官职!

总之是塑造自己英勇支援盟友,保护汉中百姓的形象,对于之前应和自己的汉中将领也都如此表彰……

而杨松、杨柏等投敌的将领,则是被周瑜速审、速斩——直接上枢密院的军内刑堂,连刑部都不用经过。

并且最终处斩的罪名,还是“内通外敌”、“叛国”,也没明说是叛的哪国。

同时在着重宣传的时候,尽是抖出了这一干人等平时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罪状。

因此如果站在“纯路人”的角度来看,现在南郑城的情况,就是天师道内乱,平时鱼肉乡里的一部分,勾结凶残的外敌屠戮汉中无辜百姓,而另外一部分的高层,也已经抛弃百姓逃走。

这时楚国作为盟友,出兵保护汉中民众,驱逐凶残的外敌……

哪怕是天师道的遗部,大多也都接受了楚军的封赏与表彰,至少……表面上全部接受!

毕竟投降西凉军的话,只是败军之将,而投靠楚国……不仅“树荫”更大,并且因为楚国是以盟友身份来解救汉中,所以算是“投靠”而不是“投降”。

虽然为了稳定考虑,周瑜几乎裁撤了原天师府战将的全部兵权,但同时也已经暗示过,等到时局稳定,愿意加入楚国的话,枢密院会对他们重新加以任用。

而在施政上,周瑜同样启动了楚军原本就有流程的“战时状态”,迅速接管了南郑政务,明面上没有提过一次天师道,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在天师道地位越高、瓜葛越深的官员,也被闲置的越彻底,相反一些入教不深的基层官员,迅速得到提拔。

至于如何分辨?

潜伏的捕风卫和启蒙部,可都不是摆设,早就通过隐蔽渠道,向周瑜传递了日常收集的汉中官员“人设”信息。

因此楚军在南郑遭受的反弹,远比被西凉军入城时要小得多——加之有“楚军势大”这决定性因素,很快就令南郑城中暂时没有明面上的杂音。

不过西凉军只是撤出南郑城,并不是撤出汉中……

整个汉中一共九个县,南郑是汉中西部的中心,也是汉中人口最稠密地区,南郑以西是沔阳,看名字就知道,在沔水、也就是汉水的北岸,地邻阳平关,在张卫撤出阳平关的时候,沔阳就相当于被放弃了。

另外东边还有成固县、北边不远有褒中县、稍远有安阳县……

至于汉中东部,最重要的就是西城县和上庸县,另外就是分别临近两者的钖县和房陵县。

其中西城,就是“你连夺三城多侥幸,好不该贪而无厌又夺我的西城”中的西城,也就是“传说中”诸葛亮唱空城计的地方。

至于上庸和房陵……

在历史上,关羽战死、孟达投魏,蜀汉由盛转衰的时候,上庸、房陵也随着孟达一起归了魏国,可见其地势与汉中西部,还是有一定阻隔的,人口也较少。

西凉军现今已经打下了距离南郑不远的褒中和成固,正在进攻西城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