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猫贪余温>武侠修真>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三百七十五章四化企业是我们的目标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五章四化企业是我们的目标三(1 / 2)

“以前不是总说四个现代化嘛,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我们现在就是在干四个现代化!小军大哥,将来再有领导到我们这里视察的时候,你汇报工作时一定要把这句话加进去!”王卫东说道。

“我们顶多只能做到了三个现代化,那个农业现代化怎么也不会包括在内向阳电子之内。”欧小军说道。

“农业还是有的,在北方大国那边,我还有1000多俄亩的土地,只不过那是我个人的,不属于向阳电子。”王卫东说道。

休息的时间结束了,在工厂院子里休息的工人纷纷重新走进车间,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其实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的人十分枯燥,同样一个动作,每天要重复几百甚至上千次。

现在由于工作强度并不高,每个月获得的工资更不是这些姑娘在老家农村干活可以比的,所以绝大多数人心里还是很满足的。

这一点不像。二三十年后当大学生也不得不走上工厂流水线的时候会发出“整天从事这种简单枯燥的劳动,我都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干什么?”这种深刻的哲学问题。

最先到货的是在国内采购的电路板和机芯上包括电机在内那些简单的零部件。

王卫东让欧小军在电脑学习机工厂里挑选出十几名优秀的工人,让她们先进行组装机芯和解码板的训练。

等将来工厂正式投产后,这些工人就是各条生产线上的工长。

在王卫东的催促下,台厂华立光电的三千个激光头也到货了,有了激光头现在就可以组装机芯。

而解码芯片还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陆续从台岛供货。

王卫东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地上转一转,大伊万和康斯坦丁都惊叹于工厂的施工进度,轻钢框架搭建好以后,工厂一天一个样。

整个厂房迅速的成型,然后就是水电等管路的铺设,工厂内部设备的完善和厂区地面的平整。

“中国人真能干!”康斯坦丁说道。

听到康斯坦丁的话,王卫东不由得想起他第一次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时候,和姚启明隔着窗户看见马路上正在施工的北方大国工人在下班的时候直接关掉水泥搅拌桶的开关,让里面的水泥凝固在搅拌桶里。

当新建成的工厂进入扫尾阶段的时候,工厂工人的招聘马上开始。

为了加快招工速度,王卫东和欧小阳暗中鼓励电子管厂和电脑学习机厂的工人悄悄的通过老乡关系从其他工厂拉人,而且根据拉来的人数有奖励。

那些人毕竟在弗山打工已经有一段时间,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打工生活,上手更快。

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有些局促不安的坐在王卫东面前。

“季武大哥已经给我写信来了,他在信里说你是个人才。”王卫东说道。

坐在对面的马有途黑红色的脸有些发烫,他有心难为情的说道:“实在没办法了,真是丢死人了。!”

马有途和王卫东的大舅哥陈季武一样,当年都是在西南立过功,后来一起到军校学习。

唯一不同的是马有途在从军校毕业后不久就赶上那波大裁军,他是当时四十五万名军转干部中的一员。

只不过当时他只是一个连长,在四十五万名军转干部中是最底层的军官。

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干部。在机关臃肿的情况下,安排这些军转干部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

准确的说怎么样安排干部是最让领导头疼的问题。

不过对于像马有途这样的连级干部那就容易多了,随便找个地方一塞就完了。

马有途回到家乡在乡里计生办当了一名副科长,名字虽然叫副科长,但是从级别上说只是一名普通干部。

从军队转业到乡镇工作马有途根本就不可能适应。特别是在农村管理计生这样的工作,晚上家里的玻璃不知道被人砸了几回,天天都是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

这些年,马有途过的简直是痛不欲生。

他和王卫东的大舅哥陈季武是老战友,经常保持书信联系。

这些年马有途没少向陈季武诉苦,最后居然冒出了辞职不干,外出打工的念头。

陈季武就同时给王卫东和马有途写信,让马有途南下到弗山来找他的妹夫王卫东。

这一路上,马有途的心里是很矛盾的,他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国家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心甘情愿的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吃苦受累,他都可以忍受。

可是在他接受的教育里面不包括给一个私营企业老板打工。

“季武大哥在信里说,你原来是一个战斗英雄,当过连长。其实我们这里和军队区别不大,工长管理生产线上的几十个人,就相当于排长。组长管理100多人,就相当于连长。我们这里现在正缺少管理人员,你现在就到还没有投产的VCD厂,我先把招聘来的工人的住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