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运河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营建。但是这些渠道大都分布在各大农业区,至于高地或是离灌溉渠道及水源较远之地,显然是无法顾及。
这时期也有人想各种办法,比如一种叫做“池塘灌溉”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田地周围挖出一个大池塘,然后用河流或溪流的水填充这个池塘。当池塘里的水位下降时,农民就可以利用水泵(这时期已经有了简易的水泵比如桔槔、刮车、辘轳等)把水抽到田地中进行灌溉。但是用这样的东西汲水,功效还是很小的。
易华伟让小兰画的是两种水车,一种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立井水车”。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立在井上的工具,可以汲出井里的水来灌溉田地。
就是在井口放一个木齿轮,旁边再接一个卧齿轮,用数十小木斗相连立在立轮外侧,,水被木斗带出井口,流进井边沟渠内,空斗再进入井里循环汲水。
一种就是架设在河边的水车,车身高10米,由一根长5米,口径0.5米的车轴支撑着24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由木槽、带有龙骨板叶的木链、轮轴、木架、大齿轮、水轮等构成。
水冲击水轮,通过两个大齿轮的传动,带动循环的木链,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的运动惯性缓缓转动着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
这两种水车,基本在全国范围都可以使用,大型水车可以灌溉农田六百到七百亩,而小型水车也至少有三百到四百亩的灌溉能力。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而且使用水车灌溉,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还可以减少劳动强度。农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灌溉农田,而有了水车,这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同时,水车的运行不需要人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资金。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