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猫贪余温>历史军事>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276.第259章 曹操 这辽国还有个太后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6.第259章 曹操 这辽国还有个太后(1 / 3)

其实耶律隆绪也不是自大轻敌,按照正常的历史情况,如果宋真宗赵恒在封禅之后真嚷嚷着要北伐,那么只有以下几种结果。

一、他封禅入脑,膨胀到真以为自己文成武德,天下无敌。

二、泰山风水不好,吃坏了脑子。

三、他可能获得了什么天顶星科技,才有底气去和辽国宣战。

在耶律隆绪身后垂帘听政的萧太后,也是轻笑不已。

老赵家这欺负孤儿寡母,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想当初赵匡胤上位,就是欺负孤儿寡母,踩着柴宗训和小符太后上的位。而当初赵光义的北伐,正好赶上耶律隆绪上位。当时的耶律隆绪即位方才四年,刚刚十四岁,也算得上是孤儿寡母了。

但是区别在于,赵匡胤成功了,而赵光义失败了。

后来辽国反过来去打宋朝,在澶州城下被射死了一员大将,那是后话了。

如今辽国虽说耶律隆绪尚未亲政,但兄弟之国名分仍在,耶律隆绪也摸不清这皇兄到底起的是个什么秧子。

但你要说生气,那还真不太至于。

耶律隆绪的脾气不错,有点妈宝男。萧太后对他管束的特别严厉,左右侍从品行不端,喜欢和皇帝说笑话,被她知道都要一顿暴打,连带着耶律隆绪也要吃挂落。平日里,耶律隆绪的衣服、御马都要由萧太后严格检查。有的嫔妃进皇帝的谗言,萧太后信以为真,在朝廷上当众羞辱他,他都能坦然接受,毫无怨辞。

就这么个脾气,能和赵恒关系处好也不见怪,毕竟赵恒的脾气就很不错,就连要拥立别人的王继恩等人都能饶上一命,两人属实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而二人之间的感情,虽说是有点逢场作戏,但总归是有点子真情在里头。

乾兴元年,赵恒驾崩的时候,宋朝派遣薛贻廓到契丹告哀,幽州急递先上报。耶律隆绪召集番汉大臣哀悼,后妃以下都为赵恒流泪。

耶律隆绪对宰臣吕德懋说:“我和皇兄没结好前,征伐各有胜负,到了约定兄弟二十多年后,皇兄升天,何况和我出生月份相同,年长两岁,我又有多少时候了?”

于是又哭,哭了半天再次说:“我听说侄皇帝宋仁宗赵祯年纪还小,一定不知道我和皇兄之间的情谊,恐怕会被他的臣子离间,与我违约。”

后来薛贻廓到宫阙,传达宋朝皇帝的旨意,耶律隆绪就高兴地对皇后说:“我看侄皇帝来的来意,一定不会违背哥哥皇帝的誓言。”

他又对吕德懋说:“晋高祖承蒙嗣圣爷爷的力量很多,可晋少帝即位以后,就背弃盟约,都是臣下蛊惑的,侄皇帝一定会一直保持友好关系。”

他又对皇后说:“你可以先写信给南朝太后,详细叙述妯娌的约定,使者往来,名传南朝。”

又诏令燕京悯忠寺特地设置真宗御灵,建立资福道场一百天才结束。又诏令沿边各州不得奏乐。后来因为御宴,一个乐名为“格子眼”的教坊都知格守转任色长,并取新谱宣读,耶律隆绪想将他再升一级,见其原名正犯赵恒避讳,于是生气地说:“你充教坊首领,难道不知道我兄皇讳字?”

于是亲笔抹掉了给他升官的宣旨,燕京僧录的名字也犯了赵恒的名讳,耶律隆绪命令改名圆融。不久下令全国所有内外文武百官、僧道、士兵、百姓等犯了赵恒名讳的,都要改名。

你说他是装的吧表现的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儿。哪怕到耶律隆绪临死之前,他都不忘记告诉儿子耶律宗真“无失朝廷信誓”。

至少来说,他渴望和平的态度是真的。

而当年南下侵宋,这事儿其实和他关系不大,实际上那段时间朝政大权并不在耶律隆绪的手里捏着。一直得到统和二十七年,也就是明年的十一月初一,萧太后才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将皇权交还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在辽景宗、辽圣宗年间四十年有余的参政、摄政生涯。

看来无论是宋朝,还是辽国,都很有梗,一样的皇帝年幼太后执政。辽国是萧太后与耶律隆绪,宋朝是刘太后与赵祯。

在使臣出使之前,李世民还就“师出有名”的问题,和赵匡胤争论了半天。

李世民和朱元璋表示,就算是打统一战争,即便辽国是“蛮夷”,也要师出有名,总得找一个理由;而赵匡胤表示老子欺负孤儿寡母又不是头一次了,找什么理由?不就是脱裤子放屁吗?纯纯是多此一举。

老李说,建议他打“收复汉唐故土”牌,以这个为理由向辽国宣战,这样也算有充足的理由。

老朱说,建议他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牌,以这个为理由向辽国宣战这理由他用过,不是一般的好用。

说的也没毛病,毕竟这个理由支持他老朱开创了二百多年的大明,是有事实做基础来证明的。

几人争论了半天,甚至把刘邦他们都卷到了里面。

最后在福宁宫里吃烤肉的时候,李清忽然来了一句,现在耶律隆绪已经三十六岁了,早已经远远过了可以亲政的年纪,按照常理,辽国太后萧燕燕早应该在十六年前就还政给耶律隆绪。现在萧燕燕依旧恋栈权位,不肯归还权柄,莫不是她仗着自己强大的母族,想要谋朝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