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猫贪余温>历史军事>三国之季汉谋主> 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锅还得三弟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锅还得三弟背(1 / 2)

次日清晨,刘备早早的便起身,梳洗过后,连每日不绰的练剑都没顾得上,便直奔政务厅而去。 果然不出刘备所料,政务厅内,此刻已然是文武满堂。所有人都在低声探讨着什么,见刘备进来,纷纷向他施礼后,便不再言语,氛围一时变得压抑了起来。 这种情况下,还是张飞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大哥,昨日孔明说你要去荆州,这…不是真的吧?” 刘备有些好笑的看了张飞一眼,“荆州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我为何去不得?” “不可!” “此事万万不妥。” “主公三思啊!” 刘备的话,仿佛是在一锅滚油之中倒进了一碗热水一般,原本寂静无声的众人纷纷出言反对,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坚决,远胜当日刘备要放灾民入徐州时。 做为徐州第一工具人,陈登此刻只感觉自己前世一定欠了刘备太多,导致如今不仅要每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兢兢业业的处理政务,还得在陈谦那个混子不在的时候,想办法拉住主公不让他犯傻,尼玛,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哟! “主公万金之躯,岂可以身犯险?倘若主公执意要去,便请执此剑,断登之头颅。” 说罢,陈登直接单膝下跪,拔出自己的佩剑后,双手举过头顶。咱陈登可是个老实人,说是死谏,那就当真是存了宁死也要劝阻刘备的心思。 刘备伸手想要扶起陈登,却没扶动。看着陈登那坚定的表情,以及其他人虽然没说,但同样是一副“如果主公你需要,我们也可以做和陈元龙一样的事”那种表情。 刘备无奈的叹了口气,手上发力,强行将陈登扶了起来,缓声道。 “诸位心意,备自是深明之,然备之想法,诸位却不懂。还请诸位听备一言,成与不成,我等可再行商议。只是我等相识已久,元龙非要以如此绝情姿态与备交谈吗?” 陈登闻言,沉默了一下,对着刘备深施一礼,只是手中的佩剑却并未收回,而是被他恭敬的放在了刘备面前的桌桉上。很显然,他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对,但只要能打消刘备的念头,他甘愿为此背负悖逆之名。 刘备对桌桉上的佩剑看都没看一眼,视线在众人脸上扫过一圈后,朗声道。 “如今的局势,想必诸位都清楚。那曹孟德于官渡大胜,虽说如今亦是无力来图我徐州,但青州之地,他却早已视为囊中之物。我等此时不出手,恐怕日后再想夺取青州,就难了。” 刘备会做出单骑入荆州的选择,并不是脑袋一热就下的决定。事实上,自从当初陈谦告诉他曹孟德将要大胜袁绍之后,他便与陈谦讨论过这个问题。 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瘟疫之事,以徐州当时的钱粮来算,就算真的需要两线开战也能扛得住。不过出于谨慎,陈谦还是和刘备探讨了一番,在己方不动兵戈的情况下,能否和平接收荆州。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庞统自从回到荆州之后,确实在不停地对当地势力进行拉拢。可兵凶战危,消息传达极为不便。因此就算是陈谦,也只是知道庞统的计划,具体做到了哪一步,手下有多少可用之人这些事,他通通不清楚。 不过没关系,换做别人,或许不会将庞统之事放在心上。可对于陈谦来说,庞统,绝对是杀手锏一般的存在。因此再言谈之时,陈谦也将庞统之事告知于刘备了。 刘备并不蠢,不会随随便便就把自己放在险境之中,荆州之地看似凶险,然则黄承彦、司马徽、庞统乃至黄忠都与自己有旧,此行虽说会冒一点风险,但在刘备看来,完全值得。 “孙策自从被赶到豫章之后,一直在厉兵秣马,一旦让他攻入荆州,与孙贲汇合。届时曹操为了不让我等一家独大,定然会出兵响应孙策。也就是说,青州与荆州,对我等而言其实完全是同一件事,要么两地皆得,要么两地皆失,根本不存在选择其中一地之事。” 刘备的话并没有动摇这些手下的决心,荀悦捻了捻胡须,声音轻柔又带着些坚决道。 “主公之言,振聋发聩,然依在下愚见,此二地,丢了便丢了,又能有何妨?曹操是赢了袁绍,可却并未伤其根本,至多一两年,袁绍便能卷土重来,到时我等仍有机会拿下青州。 至于孙策,他全据江东之时我等尚且不惧,难道取了荆南四郡,他就能成为我等的心腹大患?” 天可怜见,荀悦的真实想法其实是,若非平白无故接纳了三十万灾民,我等此刻哪里需要犹豫不决?真当他们这些人都是绝情冷心之人吗?还不是因为,他们早就预料到了如今的情况,所以当初才坚决反对刘备接纳这些灾民吗? 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只是如今,却不能任由主公以身犯险。因此哪怕是打掉了牙和血吞,荀悦等人也得装出一副“曹操孙策都是小垃圾,主公不必把他们放在心上”的姿态。 陈、荀二人先后发言,让身为元老的诸葛瑾也忍不住了,开口劝道。 “主公,我等派人入荆州之事确是妙策,然而这派去的人,可以是我等任何一人,但绝不能是主公。依在下愚见,舍弟诸葛亮曾赴荆州与其文武舌辩,此行倒是合适。主公若是还不放心,在下也可与他同往。” 刘备环视了众人一圈,突然大笑了起来。 “因我接纳灾民之事,导致了诸位辛苦谋划的战机转瞬即逝,此乃刘备之过也。然而,此事我却并不后悔。一者,拯救黎民百姓之事,本就是不求回报的。二者,如今正是我弥补自身错误之时,诸位不必再劝。” 说罢,刘备眼珠一转,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